[发明专利]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3798.1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郭荣;李利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纳米 纤维 二氧化锰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以及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锰氧化物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已在催化、电化学、吸附和磁学等方面显示了许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而常被用做分子筛、催化材料、电池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等。自1999年Lee以及Goodenough等人发现二氧化锰准电容特性以来,二氧化锰由于其优异的电化学活性、低廉的价格、简便易行的合成途径以及低毒等特性,作为活性电极材料在电化学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二氧化锰比电容以及能量特性最终受限于较差导电性所引起的较高电荷转移电阻。将导电高分子引入到二氧化锰当中不仅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可以增强电极材料的机械稳定性以及柔韧性。
到目前为止,各种不同导电高分子,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及其相关衍生物,已被引入到二氧化锰材料当中构建导电高分子/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在各种复合物形貌当中,一维纳米结构由于其较短的离子传递路径能够得到较高的充放电速率,因而作为电化学能量存储的结构单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一维导电高分子/二氧化锰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较为少见,以环境稳定性高、导电性好、价格便宜的一维导电聚苯胺纳米纤维作为活性模板构筑一维聚苯胺/二氧化锰复合纳米材料尚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以及该复合材料的一步化学合成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苯胺纳米纤维粒径为40~60纳米,二氧化锰纳米棒的粒径为3.0~5.0纳米,且二氧化锰纳米棒均匀负载于聚苯胺纳米纤维表面。
上述所说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是:以高锰酸钾作为还原剂,聚苯胺作为还原剂,同时聚苯胺还作为二氧化锰的载体,得到稳定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将粒径为40~60纳米聚苯胺纳米纤维分散于水中,充分搅拌至分散均匀;
2)向步骤1)的溶液中一次性加入高锰酸钾水溶液,于25℃条件下充分搅拌使10分钟使体系完全反应;
3)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沉淀的反应体系离心后得到沉淀,再离心洗涤至洗涤液无色,然后取下层沉淀在真空干燥得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
优选的方案是:
1)将4 mg聚苯胺纳米纤维均匀分散在2 ml水中,充分搅拌至分散均匀;
2)向步骤1)的溶液中一次性加入高锰酸钾水溶液,保持聚苯胺的浓度为0.4 g/L,控制高锰酸钾的浓度为3.58~21.5 mmol/L,于25℃条件下充分搅拌10分钟使体系完全反应;
3)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沉淀的反应体系离心后得到沉淀,将沉淀产物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三次以上至洗涤液无色,然后取下层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于60±5 ℃条件下干燥48小时得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的尺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本发明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的结构由X-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以高锰酸钾作为还原剂,聚苯胺作为还原剂,同时聚苯胺还作为二氧化锰的载体,得到稳定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与通常聚苯胺/二氧化锰合成途径相比,节约了实验试剂,简化了实验途径。
(2)该方法实验试剂易得,产物重现性高。
(3)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稳定性高,将之分散于水中一个月内不发生明显聚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的TEM照片,标尺为100纳米。
图2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的TEM照片,标尺为100纳米。
图3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的TEM照片,标尺为100纳米。
图4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的XPS谱图。
图5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的FTIR谱图。
图6是放置1个月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分散体系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板生产中的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烘干除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