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籽蛋白的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4562.X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5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盛一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一诺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蛋白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茶叶籽蛋白的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茶园面积2000多万亩,茶叶籽资源充足,按亩产35kg计算,潜在茶叶籽资源约70万吨,如对茶叶籽进行充分利用,可变废为宝,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茶叶籽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外表粗糙、干燥、无光泽,颜色较深,呈墨黑色;茶叶籽仁为白色或淡黄色.无油味,苦而涩。有研究结果表明,成熟茶叶籽由23%一27%果壳、23%~27%种壳和43%~47%种仁组成,其中种仁含有脂肪约35%、淀粉约20%、蛋白质约11%、皂素约12%、木质素约11%、灰分约2%。茶叶籽蛋白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可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传统的提取法多采用水剂法,然而这种方法反应条件剧烈、耗能大、提取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茶叶籽蛋白的提取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取步骤为:茶叶籽脱壳脱仁,粉碎、烘干,50目的筛子过筛,水酶反应,酶用量为0.1~0.3g,反应时间为60~180min,碱液浸提,料液比为1∶4~1∶8,碱液pH值为7.5~9.5,离心、取中间提取液,调等电点,离心、去下层沉淀,抽滤、干燥,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取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
2.本发明提取率高,可达8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为四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水酶法对茶叶籽蛋白进行了提取,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茶叶籽脱壳脱仁,粉碎、烘干,50目的筛子过筛,水酶反应,酶用量为0.1~0.3g,反应时间为60~180min,碱液浸提,料液比为1∶4~1∶8,碱液pH值为7.5~9.5,离心、取中间提取液,调等电点,离心、去下层沉淀,抽滤、干燥,得到产品。
本发明选择酶用量、酶反应时间、料液比、碱液pH值为茶叶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可见图1、图2、图3、图4。
由图1可知,酶用量为0.1~0.15g时得率最低,而酶用量超过0.2g,茶叶籽蛋白得率又开始上升,但相对较为缓慢。这是因为加入酶制剂后,可以有效降解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骨架,崩溃植物细胞壁,使细胞内有效成分如蛋白质、油脂释出,因此提高了蛋白质得率。
由图3可知,料液比为1∶5时,提取率显著提高,提取率为1∶7时,提取率达到最高点,这是由于料液比大于1∶5时,溶液粘度较大,影响分子扩散速率,有时还会使得体系分散不均匀,导致局部pH值过高,酶失活,而在料液比大于1∶7时,由于酶底物浓度有所降低使提取率呈现下降趋势。
由图4可知,pH为7.5~9.0时,茶叶籽蛋白得率逐渐升高,pH值为9.0时,茶叶籽蛋白得率最高,pH值>9.0时,茶叶籽蛋白得率开始下降。这是由于大多数食物蛋白质是酸性蛋白质,即蛋白质分子中Asp和Glu残基总和大于Lys、Arg和His残基总和,因此在碱性pH下溶解度较高,但pH过高会使纤维素酶失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酶用量0.2g,酶反应时间为150min,料液比为1∶8,碱提液pH值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一诺,未经盛一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辅食的配方
- 下一篇:可调变焦LED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