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4684.9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刃;项学敏;石繁;宇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D53/86;B01D53/6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1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岭土 载体 脱硫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高岭土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目前已广泛用于橡胶、塑料、涂料、造纸和石油加工等领域。近年来高岭土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研究涉及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吸附和降解,但高岭土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应用尚少。
我国是以煤炭为能源消费主体的燃煤大国,燃煤发电会造成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尤其是SO2和NOx的过量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酸雨,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目前工业上采用的烟气脱硫(FGD)和选择性还原脱硝(SCR)技术,为两个独立的工艺过程,其中湿法脱硫工艺较为成熟,据统计已安装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高达81.8%,但存在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广,耗水量大,硫酸易腐蚀管道,副产物石膏的利用率低等缺点。烟气脱硝领域,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应用最广,但是催化剂使用量大,再生困难,成本较高。单独的脱硫或者脱硝技术已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要求,催化还原同步脱硫脱硝技术日益受到关注。
CN1288774涉及一种同时消除混合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载体为TiO2,金属氧化物氧化钴和氧化镍为活性组分,所述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是将载体、活性组分和氨水通过共沉淀法得到TiO2-CoS催化剂,在CO作用下进行脱硫脱硝实验,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共沉淀法工艺繁琐,需要多步洗涤和过滤,且TiO2成本昂贵,不利于工业化使用。
华中科技大学的胡辉等人(胡辉,李劲,张顺喜,李胜利.CeO2-La2O3/γ-Al2O3稀土氧化物混合物催化还原SO2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2004,(02).),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稀土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为γ-Al2O3,活性组分为稀土金属氧化物La2O3和CeO2,制备过程包括浸渍、干燥和焙烧等工艺,该催化剂在CO作用下,当反应温度为500~600℃、空速为2000h-1时脱硫脱硝效率达到90%。但是由于反应空速较低,增大了催化剂的用量和操作成本。
天津大学的贾立山(贾立山.O2存在下CO还原SO2为单质硫的催化剂研究[D].天津大学,2004),利用Co、Ni、Fe、Mn的硝酸盐和硫酸铵制得的CoS、NiS、FeS、MnS等一系列催化剂,在CO作用下催化还原SO2,脱硫率较高。缺点是该催化剂没有低成本的载体支撑,脱硫反应用量较大,且该催化剂没有涉及对NO降解的研究。
Zhuang等人(S.-X.Zhuang,M.Yamazaki,K.Omata.Catalytic conversion ofCO,NO and SO2 on supported sulfide catalysts II.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and SO2by CO.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31(2001)133-143)以γ-Al2O3为载体、以CoMo,FeMo,Mo和Co为活性组分,制备的CoMo/Al2O3和FeMo/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00℃、空速9000~36000h-1下,NO的脱除率高达98%,而SO2的脱除率仅有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顶针LED灯管
- 下一篇:一种带有抛物面反射罩的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