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用桥锁锁体的消失模铸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5161.6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凯杰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2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用桥锁锁体 消失 铸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方法,具体是一种集装箱用桥锁锁体的消失模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集装箱用桥锁锁体,其材质为铸钢,现有的加工方法一直采用的是熔模铸造工艺。熔模铸造工艺的生产流程见图1,该工艺的特点是利用蜡料的加热融化原理,先制成蜡模,再制成砂型壳模,然后将蜡料重融得到型腔,再焙烧浇注获取铸件。从流程可以看出,熔模铸造存在工序多而复杂、不适合机械化生产、制模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环境有污染、干砂不能重复使用及需要焙烧消耗燃料等缺陷,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成本高,而且壳模容易存在缺陷,在浇注中会发生跑火、杂质易混入、焙烧温度难控制、经常发生壳模人为损坏、人工浇注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浇注完的壳模残留强度高需要专门的除壳工序等。造成其工艺不利的原因主要是需要重复制壳达到足够的厚度才能承受浇注过程中的高温及浇注冲击,壳模必须焙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集装箱用桥锁锁体的消失模铸造方法,该方法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浇注合格率高,且没有焙烧工序,消除了焙烧时产生的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所述的集装箱用桥锁锁体的消失模铸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专用EPS发泡塑料粒制造与锁壳形状对应的白模;
2)将单个白模粘结成片状的白模蔟组;
3)将棕刚玉水基涂料的粘度用软水调整到35~40秒;
4)用浸涂的方法将片状的白模蔟组插入涂料内,直至全部白模完全浸入,然后轻轻将蔟组拉出,浸完第一层后放入干燥室内干燥,干燥室要求通风良好,湿度在35~40%,温度在60~70℃,干燥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5)按步骤4)重复浸涂第二层涂料;
6)将石英砂加入砂箱内,该石英砂要求20~40目,SiO 含量≥98%,角形系数≤1.2,颗粒集中度≥85%,含水量≤0.01%,含泥量≤0.2%,底层型砂厚度100mm,然后放入步骤5)制备的白模蔟组进行振实造型;
7)将造型完成的砂型移动到浇注位置,接上真空系统,负压范围在0.05~0.06MPa,抽真空4~6分钟后待浇注;
8)将熔炼除渣合格的钢水在1600~1620℃时浇注到砂型内,浇注时间在23秒以内,浇注后继续保持负压5分钟化学成分要求:C≤0.22%,Si≤0.80%,Mn≤1.50%,P≤0.04%,S≤0.04%,,Cr≤0.50%,Ni≤0.50%,其余为Fe;
9)待冷却后落砂,取出铸件;
10)切割分离铸件上的各锁壳单件,分拣打磨;
11)对分割后的锁壳单件进行正火处理;
12)对正火处理后的锁壳单件进行抛丸处理,清理后即得集装箱用桥锁锁体成品。
上述步骤1)使用铸造专用EPS发泡塑料粒制造与锁壳形状对应的白模的具体过程为:
1.1)选用直径为φ0.2~0.4mm之间的EPS发泡塑料粒;
1.2)用38~60发泡倍数的发泡机对选用的EPS发泡塑料粒进行预发泡,预发泡后形成发泡珠粒,发泡直径控制在22~26克/500ml范围内;发泡机预热温度在90-110℃,预热时间以手感发泡机筒体温度均匀为宜,进汽蒸汽压力控制在0.2~0.3MPa之间,周期时间2分钟;
1.3)将预发泡完成的发泡珠粒在熟化仓内熟化8~24小时,环境温度25~30℃,通风良好,空气中湿度控制在36-45%;
1.4)用0.6~0.7MPa的压缩空气将发泡珠粒注入锁壳模具内,经过0.2~0.3MPa的蒸汽再次发泡膨胀、通水冷却使成形的白模,再用压缩空气将白模从模具内吹出;
1.5)将白模在50~60℃的室内干燥15~24小时。
上述步骤3)最好采用7号粘度杯调整棕刚玉水基涂料的粘度。
上述步骤6)最好采用雨淋式加砂,振实时间为7分钟。
上述步骤9)落砂后的旧砂可以通过回用系统处理后重复使用。
上述步骤11)正火处理的加热温度为800~850℃,之后保温2.5小时,随炉冷却至600℃以下时出炉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制壳、浇注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型砂可重复使用,减少了资源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凯杰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凯杰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坩埚成型系统
- 下一篇:大截面光纤复合架空相线用耐张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