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5273.1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邵楠;李艳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泰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废水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尤其是一种采用工业热泵系统回收印染过程中所排放废水热量的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在能源紧张、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抓好企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的重复利用,特别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废水余热利用是当前印染企业的当务之急。
目前印染废水余热利用成熟技术主要有:利用热泵技术回收染色废水余热;利用板式换热器进行热能转换;利用筒染连续套染、综合利用废水余热。
高温废水平均温度大约36度,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对“菌胶团”杀伤力太大,不宜培菌造成生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热泵、第二热泵和蓄热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与第一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第二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进口与软化水池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一热泵的第一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热泵的第一出口与第二热泵的第一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热泵的第一出口与蓄热水箱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蓄热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染缸连接;特征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与第三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第四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口与第一热泵的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泵的第二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热泵的第二出口与第一热泵的第二进口通过管道连接。
在所述第一污水池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之间设置第一过滤器。
在所述第三污水池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之间设置第二过滤器。
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之间并联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所述的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可以使单位产品的蒸汽消耗量明显下降,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热泵1、第二热泵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一污水池5、第二污水池6、第三污水池7、第四污水池8、软化水池9、蓄热水箱10、第一过滤器11、第二过滤器12、阀门13等。
本发明包括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一热泵1、第二热泵2和蓄热水箱10,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进口与第一污水池5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出口与第二污水池6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进口与软化水池9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出口与第一热泵1的第一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热泵1的第一出口与第二热泵2的第一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热泵2的第一出口与蓄热水箱10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蓄热水箱1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染缸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4的第一进口与第三污水池7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器4的第一出口与第四污水池8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4的第二进口与第一热泵1的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器4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泵2的第二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热泵2的第二出口与第一热泵1的第二进口通过管道连接;
在所述第一污水池5和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进口之间设置第一过滤器11,在所述第三污水池7和第二换热器4的第一进口之间设置第二过滤器12;
在所述第二换热器4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之间并联设置有阀门1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印染产生的高温污水(约36℃),经过第一过滤器11,先行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漂浮物和悬浮物,通入第一换热器3和制冷剂发生热交换,这样高温污水温度可降低至20℃,再排入第二污水池6;
进入染缸前的软化水(约15℃)通过第一换热器3,水温升至30℃,进入第一热泵1和第二热泵2,由于制冷剂吸收了污水的热量,通过自身的循环把吸收的热量带至冷凝器中,再把热量释放给冷凝器中循环的软化水,被加热后的软水温度升高织55℃,进入蓄热水箱10,供车间生产使用,降低了蒸汽的消耗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泰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泰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试验场地非接触三维坐标测量方法及所用的装置
- 下一篇:预制桩接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