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游梁式抽油机变冲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5510.4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张震;王琦龙;张焕凯;马素芹;陈玉军;周林海;宋卫彬;韩信;潘迎军;陈文胜;于春生;牛冬梅;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锋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12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梁式 抽油机 变冲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变冲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产液量低的油井和稠油井耗能大,高成本低效益。原因在于井下油层供液不足而导致泵效降低,甚至有空抽现象。为了解决油井生产动态中油液供应不足的矛盾,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抽油机冲次,但是实际上冲程的改变首先受到机型制约,可调范围较小,主要是通过降低抽油冲次满足各油井冲次匹配要求。
现有技术中改变冲次的设备大多数是靠减速机进行调整,由于游梁式抽油机运行过程中对传动系统的反作用力比较大,容易对减速机内部的齿轮产生较大的冲击,齿轮的磨损比较快,减速机损坏的也就比较快,由于减速机的成本较高,造成了石油的开采成本的提高,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变冲次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变冲次装置,含有电动机、电动机活动安装机构、双塔轮输出机构,所述的电动机活动安装机构包括与电动机连接的方形底板、底板上部压装的方形框架板,框架板的中部设有方形口,该方形口的长宽小于方形底板的长宽,所述的方形底板框架板四边沿设有折边,折边上安装有顶丝,顶丝穿过折边安装并与方形底板的边沿接触,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方形底板的中部,所述电机轴通过塔轮输出机构与抽油机的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的抽油机传动机构为节能机构,包括机壳、输入轴,输出轴、超越离合器,所述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均通过两个支撑轴承安装在机壳内,所述的超越离合器连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里端上,所述的输入轴外端设有塔轮,与电机轴上塔轮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的机壳内部设有油池,所述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里端均位于油池内,所述的超越离合器也处于该油池内。
所述的电动机的安装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方形底板的中部;方形底板与方形框架板的重合区域的宽度大于塔轮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发明的变冲次装置通过采用塔轮传动,结合电动机的活动安装机构,能够灵活调整抽油机的冲次,可调整范围较大,另外再结合节能式传动机构,能够避免抽油机的反作用力对传动机构冲击,保证了电机和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能够大幅度减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开采成本,降低开采难度。
该发明调整冲次过程中,不需要更换皮带,只需通过调整顶丝就能完成冲次调整的过程,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与原有的变速箱变冲次装置相比,没有机械磨损,基本排除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只需待皮带使用寿命达到后更换皮带就行。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游梁式抽油机变冲次装置的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其电动机活动安装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其电动机活动安装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游梁式抽油机变冲次装置的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方形底板、2.电动机、3.方形框架板、4.顶丝、5.电机轴、6.电机轴上安装的塔轮、7.皮带、8.传动机构上的塔轮、9.传动机构输入轴、10.固定螺栓、11.机壳、12.轴承、13.油池、14.输出轴、15.超越离合器。
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变冲次装置,含有电动机、电动机活动安装机构、双塔轮输出机构,所述的电动机活动安装机构包括与电动机连接的方形底板、底板上部压装的方形框架板,框架板的中部设有方形口,该方形口的长宽小于方形底板的长宽,所述的方形底板框架板四边沿设有折边,折边上安装有顶丝,顶丝穿过折边安装并与方形底板的边沿接触,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方形底板的中部,所述电机轴通过塔轮输出机构与抽油机的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的电动机的安装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方形底板的中部;方形底板与方形框架板的重合区域的宽度大于塔轮的长度。
该装置调整冲次的过程,首先关停电动机,将电动机输出塔轮上面的皮带去掉,通过调整与电机轴同方向的顶丝来调整方形底板与方形框架板的位置,带电动机位置调整稳定后,挂上皮带,然后调整与电机轴垂直方向的顶丝,使皮带张紧,就完成了调整冲次的过程,抽油机就可以通电运行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锋,未经刘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