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紧急情况下太阳能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5953.3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艾德里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214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紧急情况 太阳能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户外紧急情况下太阳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活动例如登山、探险和野营等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这些活动在社会活动之外为生活增加了许多的乐趣。通常参加相对时间较长的户外活动时,参与者都会携带多种便携式电子仪器,例如对讲机、卫星电话等,这些电子设备一般功耗相对较大,而且并不提供更多的备用电池,对于相对长时间的野营和户外探险之类的活动,电子设备的供电问题一直是困扰参与者的问题。
对于探险之类的户外运动,如果电子设备例如卫星电话、对讲机没电,这种情况下参与队员发生掉队或者其他意外,不能及时的联系队友或者营救人员,这时候是很危险的,所以应该有一种紧急情况下可以为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的装置,这样可以防止意外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户外紧急情况下太阳能充电装置。这种利用太阳能在户外活动中紧急情况下使用,采用折叠板式,节省空间,并采用专用充电管理芯片,解决了对于一些特殊户外活动电子设备无法充电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户外紧急情况下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驱动和整流电路、LED指示电路、微控制器、充电端口和充电管理控制器。
所述驱动和整流电路与微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用于将电池板产生的电流整流和驱动下级电路;
所述微控制器作为系统的主控器,与驱动和整流电路、LED指示电路和充电管理控制器相连;
所述充电管理控制器与驱动电路、为控制器相连,用于电池充电的管理控制;
所述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电路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方案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折叠板式,充电时展开。
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方案为:还包括光强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设在电池板侧边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优选方案为:还包括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设在折叠式电池板中心侧向位置。
本发明的第四优选方案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单板面积为10cm*20cm。
本发明的第五优选方案为:所述充电管理控制器为专用充电管理芯片。
本发明的第六优选方案为:所述微控制器为89C51。
本发明的第七优选方案为:所述充电管理芯片为CN3063。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采用专用充电管理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为折叠式,并有光强传感器检测太阳能发电条件,可以常用规格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锂电池进行充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充电管理控制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微控制器选用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当进行充电时,将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并固定,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装换为电能,驱动和整流电路对输出电流进行整流和电平转换,充电管理控制器采用专用芯片,为CN3063,是可以用太阳能板供电的单节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内部的A/D转换电路,能够根据输入电压源的电流输出能力自动调整充电电流,这样就使得管理电路变得简单。
当进行充电时,主控器会通过控制LED来显示当前系统的工作状态,此装置提供四种工作状态提示,分别为太阳能电池板是否正常工作提示,环境光强度条件下系统可否工作提示,充电端口连接提示,电池充满提示。
参照图2所示。太阳能电池板为折叠式,分为板1和板2,当进行太阳能发电时,将1、2板展开并通过锁扣3固定。光强传感器4设置在板2的右下角,用来检测当前环境的光强度,从而通过LED提示当前环境的光强发电状态。单板面积为10cm*20cm。
参照图3所示。充电管理控制器采用CN3063,内部的A/D转换电路,能够根据输入电压源的电流输出能力自动调整充电电流,通过调节电阻R1可以调节充电电压,从而适应不用电池规格的充电电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艾德里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艾德里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