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6228.8 | 申请日: | 2011-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凡;梁雪松;朱严谨;李德高;杨亚斌;李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7/05 | 分类号: | C01B7/05;C01C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50228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氯化铵 制备 氯化氢 氨气 连续 循环 工艺 | ||
1.一种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a.在熔体制备罐中将硫酸氢铵、高沸点惰性有机溶剂、一种或一种以上硫酸盐或硫酸氢盐加热融化;
b.将步骤a所得的熔体加入混合罐,
c.向混合罐的熔体中加入氯化铵混合;
d.将步骤c混合后的熔体加入氯化氢发生釜,在140~250℃下反应0.5~5h,并释放出氯化氢气体;
e.将释放完氯化氢后的熔体加入氨气发生釜,在250~320℃下反应0.5~4h,释放出氨气;
f.将释放完氨气后的熔体返回混合罐,重复循环步骤c~e,连续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熔体制备罐中的硫酸氢铵为成品硫酸氢铵或者用浓硫酸与氯化铵按照摩尔比为1:1~1:1.05反应制备的硫酸氢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高沸点惰性有机溶剂与硫酸氢铵的质量比为1:2~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高沸点惰性有机溶剂选自烷烃,芳香烃、联苯、卤代烃、卤代联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高沸点惰性有机溶剂为4-戊基联苯、十二烷基苯、四戊基苯、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二十烷、正二十二烷、正二十四烷、双十二烷基苯、三戊苯、四戊苯、2-溴联苯、3-溴联苯、4-溴联苯、四氯联苯、1,2-三联苯、对三联苯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硫酸盐或硫酸氢盐选自硫酸钠、硫酸钾、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硫酸盐或/和硫酸氢盐与硫酸氢铵的质量比为1:10~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氯化铵以固体形式加入混合罐,硫酸氢铵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1:1~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温度为160~2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氯化铵制备氯化氢和氨气的连续循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的温度为26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未经云南省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62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接式高张力金属卷管
- 下一篇:引下线缆的封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