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6229.2 | 申请日: | 2011-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凡;梁雪松;李德高;朱严谨;杨亚斌;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C01B7/03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50228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铵 制取 氯化氢 气体 方法 | ||
1.一种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a)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氯化铵、水、叔胺、一种或多种极性有机溶剂,加热至沸腾,释放出氨气;
b)向步骤(a)的剩余物料中加入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在负压条件下加热除去体系内的水和极性有机溶剂;
c)向步骤(b)的剩余物料中向体系中加入除水试剂,然后过滤除去除水试剂,将体系中的水完全除去;
d)将步骤(c)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叔胺盐酸盐分解释放出氯化氢;
e)步骤(d)的剩余物料叔胺的非极性溶剂进入步骤a装置,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的叔胺是一种或者一种以上叔胺的混合物,叔胺中与氮原子相连的支链含碳原子总数应为15~36个,最多只能有1个甲基相连,剩余的支链碳原子数至少为6个或6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的极性有机溶剂是醇、酯、醚、酰胺、酮、取代烷烃、取代芳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极性有机溶剂的沸点在30~1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非极性有机溶剂在步骤a中和其它试剂一起加入,该非极性溶剂是烷烃、环烷烃、芳烃、石油馏分及相应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非极性溶剂的沸点高于所用的叔胺的盐酸盐的分解温度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用的水与氯化铵的摩尔比是1:4~5:1;叔胺与氯化铵的摩尔比是1:1~3:1;所述极性溶剂与氯化铵的摩尔比是1:2~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用的非极性溶剂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2~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的除水试剂是吸水性固体,为分子筛、无水硫酸镁、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无水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除水方法为在20~120℃、搅拌条件下作用1~12h后过滤除去固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沸点至少比极性有机溶剂的沸点高20℃,并至少比所用的叔胺的沸点低30℃,同时不与体系中其它物质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和步骤d在负压或者常压下进行;步骤a、步骤c和步骤d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出来的水和极性溶剂返回至步骤a中循环使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氯化铵制取氨和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和步骤d中通入微量惰性气体作为载体,将生成的氨气或氯化氢带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未经云南省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62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