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定位精度清洁型绘图直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6457.X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B43L7/02 | 分类号: | B43L7/02;G01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50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精度 清洁 绘图 直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高定位精度清洁型绘图直尺,具体是指一种可实现图纸精确绘制的辅助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印刷分部、书写或绘图用具;书写或绘图辅助用品小类,直尺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丁字尺,又称T形尺,为一端有横档的“丁”字形直尺,由互相垂直的尺头和尺身构成,一般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有600mm,900mm,1200mm三种规格。丁字尺为画水平线和配合三角板作图的工具,在工程制图、建筑设计、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丁字尺的使用特点是绘图时丁字尺的短的部分与图板左侧侧面平行相贴,保证丁字尺长的部分与图纸水平平齐,从而进行图纸绘制。缺点是当图板边缘因长久使用而不呈直线时,丁字尺的水平度降低,右端距离左端较远处定位精度很差,通常会出现丁字尺长边与图板长边不平行的现象,影响绘图质量和精度。此外,使用传统丁字尺表面与图纸不断接触,移动定位和绘制过程中往往会粘上铅笔的石墨,从而将图纸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传统丁字尺在使用中定位不精确及其容易弄脏图纸的缺点,本发明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和改善图纸清洁度的高定位精度清洁型绘图直尺,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其用于绘图时可以提供更方便的尺寸参考,更加有利于精确制图和提高制图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主尺和辅尺,主尺截面主体为三角形,上端为圆形,下部有一个三角形缺口,辅尺两端各有一个孔,孔中固定一根金属棒。
使用时,两个辅尺分别放置在图板的两个短边上并分别使用使用长尾票夹固定,主尺通过两端的U型槽与两个辅尺上的金属棒配合,使用中两个辅尺固定,主尺可以沿着辅尺上下移动。主尺沿金属棒上下滑动实现主尺的移动,保证了丁字尺的水平度;借助于辅尺上的刻度,实现主尺的精确定位。绘图时,将丁字尺轻按以固定,然后进行绘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辅尺有两个,分别位于图板两端,通过辅尺上金属棒与主尺的配合保证主尺始终与图板长边平行,减少误差;(2)主尺截面为异形形状,与图纸接触面积远远小于传统丁字尺,绘图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图纸污染情况;(3)两端的辅尺都有刻度,且相互对应,可以使绘图者无论是在图板左端还是在右端绘图时都可以方便的得到尺寸定位,方便绘图;(4)主尺为透明设计,两个大斜边均有刻度,方便绘图者在绘图过程中在主尺上下侧绘图时减少移动量,提高绘图效率。
本发明的材料主要是有机玻璃,辅尺的两个金属棒为不锈钢钢材,可以有效减少摩擦。本发明材料来源广泛,批量生产造价低廉,适用于广大高校的绘图尺的更新换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A0图板的总装配示意图。1、3为辅尺,2为图板,4为主尺,5为长尾票夹。
图2(a)是本发明的主尺俯视图。
图2(b)是主尺俯视图的局部放大图。6为刻度,7为U形槽。
图2(c)是主尺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6为刻度,7为U形槽。
图2(d)是主尺的截面图。7为U形槽,8为圆形部位,9为三角形缺口。
图2(e)是主尺轴测图局部放大图。6为刻度,7为U形槽,8为圆形部位,9为三角形缺口。
图3(a)是本发明的辅尺俯视图。
图3(b)是其辅尺俯视图的局部放大图。10为尺寸零点位置,11为刻度,12为金属棒。
图3(c)是辅尺局部轴测图。11为刻度,12为金属棒,13为辅尺上用于安装金属棒的孔。
图3(d)是辅尺的截面图。13为辅尺上用于安装金属棒的孔。
图4是长尾票夹实物图。
图5是长尾票夹使用效果图。1为辅尺,2为A0图板,5为长尾票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A0绘图板的绘图尺,较传统丁字尺有着定位更准确,绘图更高效,图纸表面污染程度小等优点。为方便描述,本实施实例以如下使用方法为例。
本实施方式技术方案按照以下步骤实现:1、将辅尺(1)放置在粘有A0图纸的A0图板(2)上,辅尺(3)与A0图板(2)短边对齐,辅尺(1)两端与A0图板(2)长边对齐并使用长尾票夹(5)将辅尺(1)两端夹持在A0图板(2)上。2、将辅尺(3)上的金属棒(12)放入主尺(4)的U形槽(7)中,然后将主尺(4)另一端的U形槽(7)与已经放置好的辅尺(1)的金属棒(12)配合。3、调整辅尺(3)的位置,使其位置与辅尺(1)对应,然后使用长尾票夹(5)将辅尺(3)的两端夹持在A0图板(2)上。此时主尺(4)可以凭借U形槽(7)与辅尺(1)和辅尺(3)的配合进行平面内的上下移动。绘图时可以用主尺(4)对准辅尺(1)或辅尺(3)的刻度(11)实现纵向定位,然后根据主尺(4)上的刻度(6)实现水平方向定位,移动主尺(4)时只需捏住主尺(4)上方圆形部位(8)提离纸面,移动到合适位置再放下主尺(4)或直接在纸面上移动主尺(4)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6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