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积码编码方法及编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87787.0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段灿;许进;鲁照华;徐俊;刘锟;宁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23 | 分类号: | H03M1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积码 编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积码编码方法及编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通信系统是常用的通信系统。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通常,数字通信系统由发射端、信道和接收端组成,其中,发射端通常包括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和调制器等部分,接收端通常包括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和信宿,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存在信道(或存储介质),并且信道中存在噪声源。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链路(包括码块分割、编解码、速率匹配等)是整个数字通信物理层的最关键技术,其决定了数字通信系统底层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卷积码由于串行传输的特点,在高速率大容量传输时会引起时延较大的问题,需要考虑卷积编码器硬件的时延与传输帧处理的时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积码编码方法及编码装置,解决高速率下卷积编码器时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积码编码方法,其中,判断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超过单个编码器处理能力时,计算对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所需的编码器个数N,将所述待编码比特序列分成N个子序列分配到N个编码器,各编码器分别对配置的子序列进行编码,将各编码器的编码后序列进行连结。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超过单个编码器处理能力是指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速率或数据量超过单个编码器的相应处理门限。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编码器个数N是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速率与单个编码器数据速率门限值进行除法操作后比值的向上取整;
或者,编码器个数N是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量与单个编码器在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要求传输时长内数据量处理门限值进行除法操作后比值的向上取整。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编码器的子序列参考数据量为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量与所述编码器个数N的比值向下取整;
计算子序列参考数据量与N的乘积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量与此乘积的差值M。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N个编码器中M个编码器上分配的子序列的数据量是所述子序列参考数据量与1的和,其它编码器上分配的数据量是所述子序列参考数据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N个编码器中1个编码器上分配的子序列的数据量为所述子序列参考数据量与所述差值M的和,其它编码器上分配的数据量为所述子序列参考数据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卷积码编码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编码器以及判断单元、计算单元、分配单元、组合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是否超过单个编码器处理能力,如果是,向所述计算单元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对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进行编码所需的编码器个数N并通知所述分配单元;所述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待编码比特序列分成N个子序列分配到N个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对配置的子序列进行编码;所述组合单元,用于将各编码器的编码后序列进行连结。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编码器个数N是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速率与单个编码器数据速率门限值进行除法操作后比值的向上取整;
或者,编码器个数N是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量与单个编码器在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要求传输时长内数据量处理门限值进行除法操作后比值的向上取整。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确定编码器的子序列参考数据量为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量与所述编码器个数N的比值向下取整;计算子序列参考数据量与N的乘积以及所述待编码数据比特序列的数据量与此乘积的差值M;还用于为所述N个编码器中M个编码器分配的子序列的数据量为所述子序列参考数据量与1的和,为其它编码器分配的数据量为所述子序列参考数据量。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种植与灌溉结构
- 下一篇: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