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071.2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宁;杨欣;郭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无线 振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厂、水泥厂、钢厂、矿山以及沿海码头等很多行业长期运行的机械设备经常出现不平衡、不对中等机械故障,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整个设备的中断停车,甚至可能导致人身事故。传统监测方法就是依靠检修人员精心的维护以及现场工作经验、观察发现。精心的维护可以很好的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却不能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所有机械设备故障的前兆一般就是运动设备的异常振动,通过对振动的监测可有效的预知故障的出现;一旦发现隐患,就可以随时进行检查,防止故障扩大化,提前消除事故隐患。
传统的振动监测方法主要是:手持式振动巡检仪,即人为通过手持式振动巡检仪监测每个点的振动参数。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对于现场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方式不能自动进行数据的储存,也无法实现实时的远程监测;其实施操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很低,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实用效果显著的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为远距离机械设备的振动监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干扰小,传输远,性能可靠,实时监测的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振动信号采集模块通过数字总线与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所述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包含一高精度振动传感器;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电源管理单元、无线发射天线、无线收发单元及微处理器单元,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内部的微处理器单元和无线收发单元之间设有连接串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振动信号采集模块为高精度数字式振动传感器,技术先进,使用方便,性能准确可靠;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振动信号,安装方便,安全可靠。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含两种工作模式,一是正常工作模式,二是休眠模式。在正常工作模式下,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集振动信号并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在休眠工作模式下,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即不采集振动信号,也不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降低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的耗电量。以上两种工作模式,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内部的电源管理单元实现,使得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可以支持电池供电,工作时间可在一年以上。
总之,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干扰小,传输远,能耗低,性能准确可靠;应用效果非常显著,且适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连接方框图;
图中:
1振动信号采集模块;
2振动传感器;
3数字总线;
4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5电源管理单元;
6无线发射天线;
7无线收发单元;
8微处理器单元;
9连接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振动信号采集模块1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所述振动信号采集模块1通过数字总线3与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连接;所述振动信号采集模块1即为高精度振动传感器2;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包括电源管理单元5、无线发射天线6、无线收发单元7及微处理器单元8;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内部的微处理器单元8和无线收发单元7之间设有连接串口9。
本发明中的振动信号采集模块1通过数字总线3与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连接。
该装置中振动信号采集模块1包含一高精度振动传感器2,可采集监测点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三个振动监测值,并向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传输这些监测值。实际应用中,在振动信号采集模块1内还需要包含其它一些辅助性的原材料,如焊接的导线和密封胶等,但这些均属于工艺方面的设计,而非原理方面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