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和毛油气动雾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152.2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郑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9/00 | 分类号: | D01G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2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毛纺混条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毛纺混条机加和毛油的和毛油气动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混条机是一种将数根毛条经过出条口混合成所要求规格的毛条的纺织机械,机械式和毛油雾化装置是一种给混条机进行加和毛油的装置。和毛油:毛纺工程中,加入到毛纤维材料上去的一种油剂。能赋予散纤维平滑、柔软和抗静电的特性。和毛油的作用旨在调节纤维之间的静动摩擦系数、降低纤维与导辊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并消除牵伸和加捻等工序中因摩擦产生的静电、提高纤维束的抱合力等性能。以利羊毛纤维顺利通过粗纺、细纱机等设备,防止发生散毛、缠绕、断头等现象。现有的机械式和毛油雾化装置这种装置结构复杂,机物料损耗大,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的和毛油气动雾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和毛油气动雾化装置,其包括一和毛油桶,所述和毛油桶的出液口通过一球阀连接一导管,所述导管通过一插入式管接头连接一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包括一雾化喷嘴体和一雾化喷嘴芯,所述插入式管接头连接所述雾化喷嘴芯的进液口,所述雾化喷嘴芯通过一调节螺母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雾化喷嘴体的腔体内,并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在雾化喷嘴体和雾化喷嘴芯的前部成渐缩形的锥形孔形状,所述锥形通孔的出射口的管径小于3mm,所述雾化喷嘴体上还开设有一用于连接压缩空气机将压缩空气打入所述雾化喷嘴体的腔体的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嘴体通过螺钉固定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位置保证所述和毛油桶的出液口与所述雾化喷嘴芯的进液口之间的垂直距离在2m以上。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嘴芯的头部的外形结构为一锥形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和毛油气动雾化装置,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减少约80%,使用寿命长,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维护保养工作也大大地减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揭示的实施例的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和毛油气动雾化装置,其包括一和毛油桶6,所述和毛油桶6的出液口通过一球阀7连接一导管8,所述导管8通过一插入式管接头1连接一雾化喷嘴10,所述雾化喷嘴10包括一雾化喷嘴体4和一雾化喷嘴芯2,所述插入式管接头1连接所述雾化喷嘴芯2的进液口,所述雾化喷嘴芯2通过一调节螺母3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雾化喷嘴体4的腔体内,并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雾化喷嘴芯2的头部成渐缩形形状,所述间隙在雾化喷嘴体4和雾化喷嘴芯2的前部成渐缩形的锥形孔形状201,所述锥形通孔201的出射口202的管径小于3mm,所述雾化喷嘴体4上还开设有一用于连接压缩空气机将压缩空气打入所述雾化喷嘴体4的腔体的接口9。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嘴体4通过螺钉固定在一支架5上,所述支架5的位置保证所述和毛油桶6的出液口与所述雾化喷嘴芯2的进液口之间的垂直距离在2m以上。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嘴芯2的头部的外形结构为一锥形体。
以下简要介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和毛油装在和毛油桶6中,由于和毛油桶6的出液口和雾化喷嘴10的进液口的落差,当打开球阀7时,和毛油以某一速度通过导管8流入雾化喷嘴10,同时压缩空气从接口9流入雾化喷嘴体4的内腔。雾化喷嘴体4的内腔和雾化喷嘴芯2形成的通道是渐缩形的,压缩空到最小横截面处,气流速度可以达到亚音速。在雾化喷嘴芯2的出口处,和毛油和高速气流混合,在雾化喷嘴10的出口,由于高速的压缩空气急剧的膨胀,使混在压缩空气中的和毛油雾化。调节螺母3是调节渐缩形通道最小横截面的面积,使压缩空气达到所需要的速度。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