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栀子花组织培育及其无公害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521.8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永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栀子花 组织 培育 及其 公害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栀子花组培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栀子花组织培育及其无公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栀子花又名栀子,为龙胆目、茜草科、栀子属的常绿灌木,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原产于中国,其花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素雅,除观赏外,其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
目前公知的就栀子花栽培方法是采用扦插法、压条法、分株和播种法进行繁殖,在欧美及日本等地区对栀子属植物的分类、栽培及育种等方面有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对栀子属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力度尚显不足。在国内各类文献资料中只有少量的关于玉簪属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观赏用栀子品种的组织培养等方面的报到,而关于栀子花的组织培养及种植的全套种植方法则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栀子花组织培育及其无公害种植方法,操作简单,繁殖率高,可大量生产栀子花试管苗。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栀子花组织培育及其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栀子花外植体消毒清洗,经过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增殖,不定根诱导,炼苗,无公害种植即达到本发明的实验目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a.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选用当年新发的叶片,剪下叶片经水洗,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乙醇处理10s,再用0.1%升汞消毒,浸泡并振荡6~8min,无菌水清洗4~6次,用滤水纸吸干水分备用;
b.培养:将消毒后的栀子花叶片剪成小块,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在MS培养基上培养30天,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2000Lux,每天光照14小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分化形成丛芽,培养的不定芽单个切开转接在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形成增殖体的幼苗转接到1/2MS+IBA 0.2mg/L的培养基中,25~30天即有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的芽丛;
c.生根培养:将大而健壮的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MS+NAA0~0.05mg/L 15~21天生根;
d.炼苗:是将试菅苗从组培室取出后置于温棚中,放置5~7天,取出幼苗洗净培养基后移植在装有腐质土和红土1∶1并加少许腐质叶为基质的营养袋内,浇水,在1000~2000Lx中光照8~12小时,湿度大于70%条件下练苗1个月,当叶达6~10片,高达6~8cm时移栽种植;
e.无公害种植是在天然条件下进行种植,选择海拔800~2500m,林下,沟边,瀑布两旁或有遮阴条件的荒土;满足日照年平均6小时/日、年平均最高温度不高于18℃、月平均最高温度在11~23℃、最低可达0℃的条件;满足地下5cm土温年平均最高温度不高于16℃、月平均最高温度在9~20℃、最低可达9℃以下的条件;建立隔离区,防牛马进入而踏坏。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接种在MS培养基加含6-BA0.25~0.5mg/L,NAA0.2~0.3mg/L培养基上,光照10~16小时,湿度大于70%条件下直接诱导产生丛芽,25~30天开始萌动;再经8~14天有丛芽出现;7~15天丛芽长叶。
所述不定芽增殖接种在1/2MS+IBA 0.2mg/L的培养基中,25~30天便可形成幼苗;增殖培养产生的新丛芽,叶变绿,2~3cm时,进一步转接进行增殖培养或继代培养。
所述生根培养是接至生根培养基MS+NAA 0~0.05mg/L 15~21天生根,练苗后移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栀子花组织培育及其无公害种植方法,有益效果在于:可获得大批组培苗满足种植需要,并采用天然林区种植克服农药及重金属污染,成活率达95.5%,单株重量高于同年野生和无繁种植药材2倍,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同年野生药材;并满足制药企业对原药材的需求,既可成批培育又可全面积种植组培苗,并且提早二年获得无公害药材,具有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外植体材料的采取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永武,未经董永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