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协同存储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673.8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祝夭龙;严杰;周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邦诺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罗延红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存储器 非易失性 缓存 装置 协同 存储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进行协同存储的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用户请求读写用户数据时,检测非易失性缓 存装置的存储状态;
数据转移触发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在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之间转 移的数据转移条件来产生数据转移触发信号;以及
读写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由存储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存储状态,针对 存储器或非易失性缓存装置来读写所述用户数据,并根据由数据转移触发单 元产生的数据转移触发信号来控制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之间的数据转 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没有进行用户数据读写或 数据转移期间,所述存储器处于休眠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请求写入用户数据时, 如果存储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到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中有足够的可用空间,则读 写控制单元将用户数据写入非易失性缓存装置;如果存储状态检测单元检测 到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中没有足够的可用空间来存储用户数据,则读写控制单 元唤醒存储器并将用户数据直接写入存储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请求读取用户数据时, 如果存储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到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中已经存有所请求的用户数 据,则读写控制单元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读取所述用户数据;如果存储状态 检测单元检测到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中未存有所请求的用户数据,则读写控制 单元唤醒存储器以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所述用户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异常处理 单元,用于在存储器和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之一出现异常状态时,控制所述读 写控制单元针对未出现异常状态的存储器或非易失性缓存装置来读写所述用 户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存储器是由多个存储单元组 成的阵列,所述异常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阵列中的存储单元之一出现异常 状态时,控制所述读写控制单元针对未出现异常状态的存储单元来读写所述 用户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数据暂存 模块,用于在针对存储器或非易失性缓存装置均无法实现用户数据的读写时, 暂存相应的用户请求或用户数据,以便随后与恢复的存储器或非易失性缓存 装置进行用户数据的读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读写控制单元进行 控制,从而在向非易失性缓存装置写入用户数据时,将所述用户数据写入非 易失性缓存装置中专门设置的数据写入区域中,并在将从存储器读取的数据 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中时,将所述数据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缓存装 置中专门设置的数据读取区域中,其中,所述数据写入区域与数据读取区域 彼此分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数据转移触发单元根据以下 数据转移条件之一来产生数据转移触发信号:
将预先设置的时间作为产生数据转移触发信号的数据转移条件、将非易 失性缓存装置的数据存储状态作为产生数据转移触发信号的数据转移条件、 将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的数据与用户近期读取的数据的偏离程度作 为产生数据转移触发信号的数据转移条件、将用户输入的数据转移指示作为 产生数据转移触发信号的数据转移条件。
10.一种用于控制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进行协同存储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用户接收读写用户数据的请求;
检测非易失性缓存装置的存储状态;
基于检测到的存储状态,针对存储器或非易失性缓存装置来读写所述用 户数据,
其中,所述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中存储的数据将根据产生的数据 转移触发信号在存储器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之间转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易失性缓存装置中预先 存储有被用于读取的数据,其中,根据用户读取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确定所述 用于读取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邦诺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邦诺存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6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绕组层间电压低的干式变压器
- 下一篇:新型钢管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