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银纳米粒子的溶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756.7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龙毅;张丽龙;程虎民;史春梦;粟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8 | 分类号: | B22F9/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纳米 粒子 溶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纳米粒子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银纳米粒子的溶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依赖于尺寸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金属纳米材料之一,已经应用在广大的领域。制备不同化学组成、不同尺寸分布的纳米粒子也已经成为纳米技术中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化学还原仍然是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最常用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是反应后化学试剂的去除,残余的化学试剂的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依然是这个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采用生物材料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过去的二十多年,在金属纳米材料领域,生物聚合物得到了大量应用。一些多糖类生物聚合物,例如海藻酸盐、淀粉和壳聚糖已经作为传统化学稳定剂的“绿色替代品”被应用于各种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这其中就包括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但是,在这类制备方法中,大部分仅仅是将化学稳定剂用生物分子来代替,而同样具有毒性的化学还原剂仍然继续使用,实际上未能根本解决化学试剂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虽然在一些研究试图将上述生物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同时应用为稳定剂和还原剂,以完全摆脱化学试剂的束缚,但是,生物聚合物的还原作用必须由大剂量射线或者热量来激发,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实现,无疑增加的生产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银纳米粒子的溶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简单,利于工业生产,不需要化学稳定剂和还原剂,利于环保。
本发明所述含有银纳米粒子的溶液的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
1)配制浓度为1 g/L到2 g/L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搅拌溶胀过夜;
2)取步骤1)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50 ml,搅拌下缓慢滴入浓度为100 g/L的硝酸银水溶液500-50 ul,得到羧甲基壳聚糖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硝酸银的终浓度为0.1 g/L~1 g/L;
3)将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在日光光照下搅拌,当反应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峰位到达410-450nm时,停止搅拌,得到含有银纳米粒子的溶液。
步骤1)、2)所述的搅拌为磁力搅拌。
步骤3)所述的在混合溶液在日光光照下搅拌时间为6-8小时。
含银纳米粒子的溶液可根据需要选择将银纳米粒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行后续使用或者不分离出来从而直接使用包含纳米产物的反应原液。
本方法的原理如下:在羧甲基壳聚糖的稳定剂作用下,利用商品化羧甲基壳聚糖由于制备工艺天然带有的少量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制备出氯化银纳米晶粒,在日光照射下,氯化银还原为银单质,从而制备出银纳米粒子。
本制备方法简单,只需阳光照射,无需复杂设备,利于工业生产。由于反应溶液中成分单纯,且生物相容性很好,制备出来的产品在某些情况下可不经纯化直接使用,减少了制备步骤。另外,由于羧甲基壳聚糖的聚合物特性,最后产物溶液可很容易制备为各种产品形式(膜状、凝胶状、海绵状等等),利于材料商品化。同时,在羧甲基壳聚糖的保护下,制备得到的产物溶液中的银纳米粒子也不易聚集,延长了保存时间。
本发明所述的羧甲基壳聚糖为青岛弘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材料级羧甲基壳聚糖产品,硝酸银为市售的分析纯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3产物的透射电镜图和电子衍射图,其中图1的(a)、(c)、(e)分别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透射电镜图;(b)、(d)、(f)分别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电子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3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图中X射线a、b、c分别为实施例1、2、3产物的X射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取羧甲基壳聚糖1克,加水搅拌溶解,稀释至1升,制得浓度为1 g/L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搅拌溶胀过夜。取出50 ml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在磁力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入浓度为100 g/L的硝酸银水溶液400 ul,此时混合溶液中硝酸银的终浓度为0.8 g/L,将混合溶液日光光照下搅拌,测反应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值,当反应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峰位到达447-450nm时(6-8小时),停止搅拌,避光保存,既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银纳米粒子的溶液。
实施例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