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家庭网络中实现画中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9045.1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 | 分类号: | H04N21/43;H04N21/436;H04N21/4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网络 实现 画中画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线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家庭网络中实现画中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画中画是利用数字技术,在同一屏幕上显示两套节目,即在正常观看的主画面上,同时插入一个或多个经过压缩的副画面,以便在欣赏主画面的同时,观看其它频道。
家庭网络意为在一个家庭或区域中通过两台或者多台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或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组合。它能够让家庭或区域中的成员共享文件、共享Internet互联网的访问、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硬盘以及其他更多的资源。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画中画功能,可以在视频设备中、例如数字STB(Set-Top Box,机顶盒)中配置至少两个高频头(Tuner),该至少两个高频头可以根据用户调台操作调谐到不同的频点上,以分别接收不同的频道的电视信号,从而实现画中画功能。但一个家庭网络中通常包括多台视频设备,为实现家庭网络中视频设备的画中画功能,那么家庭网络中所有支持画中画功能的视频设备均要配置两个以上高频头,这样,成本将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家庭网络中实现画中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家庭网络中实现画中画的方法,包括:
从视频网络中获取视频主画面的视频码流并对所述主画面的视频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接收用户发出的画中画启动信号;
向控制设备发送转码请求消息,所述转码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画中画的视频副画面频道号;
接收所述控制设备进行转码后发送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
对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一种在家庭网络中实现画中画的方法,包括:
接收视频设备发送的转码请求消息,所述转码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画中画的视频副画面频道号;
从视频网络中获取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并对所述视频码流进行转码;
向所述视频设备发送所述进行转码后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
一种视频设备,包括:
主画面播放单元,用于从视频网络中获取视频主画面的视频码流并对所述主画面的视频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画中画启动信号;
发送单元,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转码请求消息,所述转码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画中画的视频副画面频道号;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进行转码后发送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
副画面播放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视频设备发送的转码请求消息,所述转码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画中画的视频副画面频道号;
至少一个高频头,所述高频头用于从视频网络中获取视频码流;
转码单元,用于对所述高频头从视频网络中获取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进行转码;
发送单元,向所述视频设备发送所述进行转码后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
一种家庭网络视频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和至少两台视频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高频头且支持视频转码,所述视频设备支持至少两路视频解码;
所述视频设备用于:
自行从视频网络中获取画中画主画面的视频码流,并对所述主画面的视频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接收用户发出的画中画启动信号;
向控制设备发送转码请求消息,所述转码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画中画的视频副画面频道号;
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所述控制设备进行转码后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和
对所述接收到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进行解码播放;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
接收所述视频设备发送的转码请求消息,所述转码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画中画的视频副画面频道号;
使用所述高频头从视频网络中获取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并对所述视频码流进行转码;和
向所述视频设备发送所述进行转码后的、所述视频副画面频道的视频码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