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管浇筑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9127.6 | 申请日: | 201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忠纯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管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胶凝材料的浇注成型方面,就形状而言,尚没有行之有效的方口管的整体成型技术。圆口管是有的,例如水泥下水管道,它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因为圆口管的内、外壁都是圆弧面的,圆弧面具有很好的结构支撑力,并且工作面单一,模具设计较为容易。但方口管不同,市面上的方口管如厨卫间使用的水泥基排烟气管、通风场所使用的氯氧镁通风管等,其制作方法较为烦杂。拿排烟气管举例,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拼板法,先预制四块方板,再将方板拼接而成方管;另一种是抽桥法,先将底面和两个立面同步制作,再架板桥制作顶面,最后抽桥而成方管。这两种制作方法都不能实现一次浇注整体成型,制作费时费力,人工效率低下,且质量有缺陷。用拼板法制作的方管,因其管壁是预制的板子,所以内外壁较为平整且厚度均匀。但板和板之间是通过内镶角条,再刷胶、再打钉的方法使之连接的,这个连接并不牢靠。若用力侧推产品时,容易脱胶、松钉,产生平移变形,使管子失去结构力,不利于产品的运输和安装。用抽桥法制作的方管,因其接角是整体胶凝而成的,抗侧推的结构力强,但其制作中只有外模没有内模,管壁的厚度是由生产工人凭经验和手感掌握的,所以厚度难以均匀,且内壁毛糙不平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浇筑成型的方管浇筑模具,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方管浇筑模具,包括外模、内模、框模;所述外模包括底模、第一立模以及第二立模,所述底模呈矩形,所述第一立模及所述第二立模分别与所述底模的两个长度边缘连接,所述第一立模及所述第二立模皆与所述底模垂直;所述内模包括第一楔形块及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及所述第二楔形块反向拼合组成内模;所述内模位于所述外模的空腔内,所述框模位于所述外模与所述内模之间,所述内模将所述外模的空腔间隔成方管形的模腔。
优选的,所述内模的侧壁上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内模内设有振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模及/或所述第二立模的断面呈“L”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模及/或所述第二立模与所述底模滑动连接。
方口管是平面与平面的垂直交角,面多且带角,本发明提供的方管浇筑模具解决了以下技术难题:
1、内模的抽脱难题。圆口管的内模可以内倾剥离后再抽出,方口管的内模内倾不了,因为方形的几何形状决定了内模难以内倾。
为了内模能被容易的抽出,本发明将内模制作成两个楔形块,楔形块被称作楔模,两个楔模反向拼合,组合成一个内模。脱模时,从楔模的窄头向宽头方向抽出,越抽空隙越大,只要抽出一点,模具与产品的顶面或底面就分离了,另一个楔模以同样的方式操作即可。
楔模的侧面设有凹槽,楔模里面有被固定的振动装置。楔模在振动装置的持续震动下,侧面有向内的弹性,使楔模与产品的接触面之间产生间隙,产品不再‘咬’住模具。边振边抽,两个楔模便能轻易地被抽出。
2、内模的支撑难题。长度大的方管支撑就更难办。支撑既要保证面的平整,又要确保角的垂直,还要保证交角的密封。
本发明因为内模为两个实体拼接,内模自身具有良好的形体支撑力。
使用本模具生产的方口管,不刷胶、不打钉,管壁内外光滑平整、厚度均匀统一,方管加强角连体浇注而成,产品一次浇注整体成型,结构牢固美观,人工效率提高5倍以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框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内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外模、框模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方管浇筑模具,包括
外模1,包括由皆由钢板制作的底模11、第一立模12以及第二立模13,底模11呈矩形,第一立模12及第二立模13分别与底模11的两个长度边缘连接,第一立模12及第二立模13皆与底模11垂直;
内模2,包括同样由不锈钢制作的第一楔形块21及第二楔形块22,第一楔形块21及第二楔形块22反向拼合组成内模2,第一楔形块21及第二楔形块22拼接后,可在端头用花兰螺丝收紧,再在其四周包裹一层塑料薄膜,薄膜边口用胶带粘实以防止漏浆;内模2位于外模1的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忠纯,未经吴忠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