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完整力矩的接力式环形转子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9271.X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雄 |
主分类号: | F02B53/00 | 分类号: | F02B53/00;F02B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25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完整 力矩 接力 环形 转子 发动机 | ||
1.一种具有完整力矩的接力式环形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端盖(1),输出轴(2),汽缸定子(3),汽缸转子(4),活塞(5),活塞环(6),滑块组件(7),进气口(8),排气口(9),喷油嘴(或火花塞)(10),定子槽盘(11),转子槽盘(12),滑槽(13),密封环(14)等;端盖(1)位于机体两侧,其中心轴承安装在输出轴(2)上;输出轴(2)位于端盖(1)中心,用于对外输出扭矩力;汽缸定子(3)外侧与定子槽盘(11)连接并固定,内侧与汽缸转子(4)相邻;汽缸转子(4)位于汽缸定子(3)内侧,轴向分为左右两部分,汽缸转子(4)的中心轴承套装在输出轴(2)上;活塞(5)位于汽缸定子(3)与汽缸转子(4)之间形成的环状封闭空间内,两个为一组,位置相互旋转180度对应,共两组,分别与两侧的汽缸转子(4)固定;活塞环(6)位于活塞(5)外周,每个活塞(5)至少装有一组活塞环(6);滑块组件(7)位于汽缸转子(4)外侧面凸出部位的滑槽(13)中,其端部位置分别与定子槽盘(11)以及转子槽盘(12)的凹槽对应;进气口(8)位于汽缸定子(3)上;排气口(9)位于汽缸定子(3)上,与进气口(8)保持适当距离;喷油嘴(或火花塞)(10)位于汽缸定子(3)上,位置在进气口(8)和排气口(9)对面的圆周上;定子槽盘(11)两端分别与汽缸定子(3)外侧以及端盖(1)内侧相连并固定;转子槽盘(12)位于输出轴(2)上,与输出轴(2)固定;滑槽(13)位于汽缸转子(4)外侧面的凸出部位上,位置相互旋转180度对应设置;密封环(14)位于汽缸定子(3)以及汽缸转子(4)之间的交界处,在活塞环(6)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完整力矩的接力式环形转子发动机,滑块组件(7)由两个滚轮以及滑块式支架组成,滑块式支架两侧的受力面上装有直线轴承,滚轮内装有滚动轴承;当处在定子槽内的滚轮所在的滑块组件(7)的另一端的滚轮到达对应的转子槽位置时,受压缩空气对活塞(5)、汽缸转子(4)以及滑块组件(7)的推力和定子槽盘(11)对滚轮的反推力的作用,受力一侧的滚轮会被自动顶出定子槽,并推动未受力一侧的滚轮进入转子槽;当处在转子槽内的滚轮所在的滑块组件(7)的另一端的滚轮到达对应的定子槽位置时,受转子槽盘(12)对滚轮的推力和压缩空气对活塞(5)、汽缸转子(4)以及滑块组件(7)的反推力的作用,受力一侧的滚轮会被自动顶出转子槽,并推动未受力一侧的滚轮进入定子槽,由此来实现两个汽缸转子(4)以及所属活塞(5)之间功能属性的自动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完整力矩的接力式环形转子发动机,在定子槽盘(11)的凹槽内可允许滑块组件(7)之滚轮移动一定距离,以满足活塞(5)换位的需要,保证进气口(8)、排气口(9)以及喷油嘴(或火花塞)(10)的位置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完整力矩的接力式环形转子发动机,润滑油储存于汽缸转子(4)外壁与定子槽盘(11)、转子槽盘(12)以及端盖(1)和输出轴(2)之间,冷却液储存于汽缸定子(3)外壁与壳体之间;也可以直接将导热性较好的专用润滑油用于冷却降温,并将储油腔连接至散热器,可大幅度降低润滑油的温度;在转子槽盘(12)上可设置桨叶和液流通道,在汽缸转子(4)外壁可设置散热片,但散热片不应阻挡液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完整力矩的接力式环形转子发动机,在汽缸定子(3)和汽缸转子(4)的内腔壁上设有环形油槽和油孔,油孔分为进油孔和排油孔;环形油槽之宽度除进气口(8)、排气口(9)周围之外均应小于活塞环(6)的单个宽度;在端盖(1)的中心轴承外侧设有油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完整力矩的接力式环形转子发动机,活塞(5)的两个端部可设计成坡面或大S弧形面,使活塞(5)侧面较长的一边与汽缸转子(4)内腔固定以增加活塞(5)与汽缸转子(4)的结合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雄,未经吴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2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供换热机组
- 下一篇:一种CVD在线镀功能膜废气干法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