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梁式悬臂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9277.7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史胜民;邓辉;宋东明;杨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7/08;B66C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梁式 悬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高炉施工中炉底碳砖以及陶瓷杯的吊装机械,尤其是一种单梁式悬臂吊。
背景技术
在高炉施工中,炉底砌筑所用的碳砖以及陶瓷杯组合砖体积、重量都非常大,单块砖的重量达到数百甚至上千公斤。在以往的施工中采用炉内挂倒链倒运的方法,不仅所需施工人员数量多,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无法一次摆放就位,施工难度很大。在人工二次倒运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组合砖的损坏,对于炉底砌筑的质量产生隐患。由于在高炉施工中,普遍面临的是对现有高炉设备的大修和改造,受到工期及场地的限制无法严格按照工序组织施工,实际作业时势必存在大量上下交叉施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施工中,能够快捷方便的摆放组合砖,并且组装拆卸方便、施工安全的单梁式悬臂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梁式悬臂吊,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自由端通过周围的固定架支撑,横梁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竖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可绕连接杆自由转动的悬臂梁,悬臂梁上设置有可沿悬臂梁自由移动的电葫芦。
优选的,所述横梁为工字钢焊接而成的井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焊接有圆形轨道,所述圆形轨道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连接杆的固定点重合,所述圆形轨道上设置有可自由移动、并且带动悬臂梁围绕连接杆转动的行走电机。
优选的,所述井字梁上表面铺设有保护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采用采用圆形轨道和悬臂梁的组合方式,在对高炉施工中,可把炉底碳砖或陶瓷杯等建材摆放到任意指定位置,施工中使用方便快捷,不存在施工死角;
(2)本发明结构简单,所有部件均可采用标准件组装而成,因此组装和拆卸方便,材料可重复利用,避免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可减少施工人员数量,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了用工成本;
(3)本发明把横梁设计为井字形结构,作为保护棚的骨架,上部铺设钢板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形成整体式的保护棚,使上部高炉本体与下部炉底砌筑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对于下部施工人员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交叉作业的工序组织施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对于前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非常有利,能够充分缩短工程施工的总工期,进而实现对整个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形轨道,2、电葫芦,3、悬臂梁,4、行走电机,5、横梁,6、固定架,7、连接杆,8、车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和附图2可知,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单梁式悬臂吊,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5,所述横梁5的自由端通过周围的固定架6支撑,横梁5上焊接有圆形轨道1,所述圆形轨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过工字钢固定的与竖向的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下端连接有可绕连接杆7自由转动的悬臂梁3,悬臂梁3上设置有可沿悬臂梁3自由移动的电葫芦2,所述悬臂梁3的自由端设置了车档8,所述圆形轨道1上设置有可自由移动、并且带动悬臂梁3围绕连接杆7转动的行走电机4,所述横梁5为工字型钢焊接结构,其上表面铺设有保护棚。
本发明中,行走电机4带动悬臂梁3在360度全方位旋转,电葫芦2沿着悬臂梁3直线行走,电葫芦2的下方通过钢丝绳吊起施工材料,本发明采用圆形轨道和悬臂梁的组合方式,可以达到炉内施工区域的任何位置,不存在施工死角,无需人工二次倒运;保护棚的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组织起有效的施工,使工程的工期、成本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本发明中,行走电机4及电葫芦2可通过控制盒远程操作,控制其运行速度和启停,操作人员可在地面上控制本系统的运行,方便操作。根据施工需要,本发明中的悬臂梁3及行走电机4可同时设置2-3套,可以提高施工速度,缩短工期。
本发明适用于炼铁行业高炉的新建、大修以及改扩建工程,在实际应用中未发现明显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