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反射装置及路灯反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9316.3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恒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恒谦 |
主分类号: | F21V7/22 | 分类号: | F21V7/22;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装置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反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反射器和路灯反射器。
背景技术
光反射器或灯具反射器的反射效率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现有的反射器反射效率一般只能达到60%左右。因此,反射器设计者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发射器的反射效率。
欧洲专利EP87305285描述了一种反射器,其反射器表面至少部分覆盖有小平面,该小平面具有椭圆圆周,其分别临街相邻小平面的椭圆圆周。这些邻接的区域为没有进行形状处理的原始区域,即反射器的原始表面。这些原始表面与椭球面的邻接出现具有折角的过渡,导致反射器的部分反射光散射损失,从而降低反射效率。
中国专利CN101078495B对欧洲专利EP87305285中的椭球面邻接区域反射光线散射的问题有所交代,但在其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仍然没有对上述邻接区域的形状特点没有进行交代和设计,仅仅描述为小平面构成为凸起或凹入,小平面圆周形状为多边形、细长形、球形或椭圆形形式,其凸起或凹入的小平面的邻接区域仍然为反射体的原始表面。由于小平面的面积很小,小平面的邻接区域将在整个反射表面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将会影响反射效率。另外,小平面的凸起或凹入程度也会影响光线的反射效率。当小平面的凸起或凹入程度过大时,光线的漫反射将增加,反射器反射效率反而会降低。
中国专利CN101078495B追求具有规定轮廓清晰度光分布的光反射器,也就是说反射器的反射光线集中在某一个区域内,区域内外具有明显的分界线,而分界线的清晰度是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中国专利CN101078495B较好的实现了这一发明目的,使之设计方案适合应用于舞台照明等场合。
大多数的场馆照明和道路照明希望获得比较均匀的照明效果,特别是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因此,光反射器的反射效率是普遍追求的技术指标。光反射器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其光热发电的效率也与光反射效率成正比。因此,光反射器的设计必须进行精细的考虑,尽量减少光线散射损失,包括反射器表面的每一个细节。一般来说,光反射量与反射表面面积成正比。但是,反射器的体积受设备体积的限制不能无限增加。在有限的设备体积下,通过使反射表面的形状成为凸起或凹入的形式来增加反射表面,也受到限制。当反射表面的凸起或凹入过大时,光线的散射也会增大使得反射效率反而下降。因此,反射表面的凸起或凹入存在一个较佳的取值范围,在此范围内,反射器获得较大的反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反射效率的光反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反射装置,包括一个由平面或曲面构成的反射体,其可将投射到该反射装置的光线反射到特定的方向和区域,所述反射体的反射表面是由纵向和横向密集无间隙排列的曲面单元形成,曲面单元的底边为可纵向和横向密集无间隙排列的多边形,曲面单元的表面由凸曲面和凹曲面构成,凸曲面和凹曲面的结合为相切结合且凹曲面圆滑的过渡到曲面单元的底边。
以上所述的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体反射表面的曲面单元的凸曲面为部分椭球面或部分球面,所述曲面单元的边界为可纵向和横向密集无间隙排列的等边菱形四边形或六边形。
以上所述的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单元凸曲面顶点与底边的高度为0.5-1.5毫米,所述等边菱形四边形的长轴为15-25毫米,短轴为2-8毫米,所述六边形的长边为10-15毫米,短边为5-10毫米。
以上所述的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为等边六边形,等边六边形的对边距离为15-25毫米。
以上所述的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体的基体采用纳米材料构制而成,具体是由20~100nm的纳米纤维、颗粒或粉料构制而成,包括但不限于纳米玻璃纤维、纳米玻璃粉料或纳米三氧化二铝粉料。
以上所述的光反射装置,在普通复合材料反射基体上复合或涂覆一层纳米材料涂层。
以上所述的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体反射表面具有镜面反射膜层,镜面反射膜层上有保护膜层。
以上所述的光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含有光触媒材料纳米二氧化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反射效率的照明装置反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恒谦,未经赵恒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道窑增压预混燃烧器
- 下一篇:铲、推、扫、刷多功能清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