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变电站防凝露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9633.5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H02B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变电站 防凝露 控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变电站防凝露的集成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凝露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昼夜温差大或空气潮湿的地方。变电站户外柜的顶部及内部均有可能凝结水珠。变电站箱体内的凝露问题将导致内部装置绝缘下降、锈蚀、短路等问题,极大地威胁着电网的安全。为保证变电站户外柜内部装置的绝缘性能,保证装置可靠工作,必需采取相应的防凝露措施。
现有的变电站防凝露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变电站的每一个户外箱内安装防凝露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对户外箱进行独立检验和控制;方法二是将湿度传感器和风机分散放在户外机箱内,控制器集中放在控制室内。由于一个变电站一般有多个户外箱,如端子柜、机构柜等,与控制室相距几米到几百米不等,使用方法一无法对各个户外箱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要求巡检员经常巡检,占用人力资源,且由于其使用和控制不便,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现在大多数变电站采用方法二来实现防凝露控制,此种方法虽然可以解决无法及时获取站内各机柜温湿度信息的问题,但由于需要每个机柜连接一组控制风机电缆和传感器电缆,导致系统体积庞大,线缆成本高昂,且由于风机消耗功率较大,对控制室的电源要求也非常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利于变电站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变电站防凝露控制方法及其系统,用于实时、准确检测变电站户外机柜的凝露状态,实现变电站防凝露的集成化智能控制。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变电站防凝露控制方法,用于完成变电站户外机柜防凝露的集成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现场总线连接户外机柜作为监控对象;
利用控制输入模块设定通信参数和控制参数,并传输给工控主板;
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对所述监控对象的温湿度信息进行周期性采集,形成温湿度数据;
采用工控主板将所述温湿度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形成汇总数据,并控制控制器的动作;
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逻辑控制除湿器的投退,进而控制户外机柜的温湿度。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逻辑包括以下步骤:
A、当户外机柜中产生凝露,导致温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子机湿度达到湿度高端时,控制器开启除湿器,进行除湿处理;
B、当户外机柜湿度降低差值达到即设的湿度回差时,控制器关闭除湿器,停止除湿;
C、当温湿度传感器测得的户外机柜温度达到温度高端时,控制器关闭除湿器,进行降温处理;
D、当户外机柜温度降低差值达到温度回差时,重复运行步骤A、B;
优选地,所述的工控主板设置有超温警报系统,当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过超温警报值时,控制器向工控主板发送信号,由显示模块显示超温报警信号,控制器关闭除湿器,进而降低户外机柜的温度。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用于完成变电站户外机柜防凝露的集成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现场总线,连接户外机柜作为监控对象;
控制输入模块,设定系统通信参数和控制参数;
温湿度传感器,对所述监控对象的温湿度信息进行周期性采集,形成温湿度数据;
工控主板,将所述温湿度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形成汇总数据,并控制控制器的动作;
控制器,通过控制逻辑控制除湿器的投退;
除湿器,用于调整所述监控对象的温度、湿度;
显示模块,用以实时监测所述监控对象的温、湿度数据和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户外机柜上,周期性对户外机柜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优选地,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采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现场总线采用CAN总线,用于控制器与工控主板之间的信息传输。
优选地,所述的工控主板采用双核处理器的标准尺寸工控机主板,用于运行集成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程序对防凝露系统全局进行智能监控。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变电器防凝露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和模块化处理,构成一套集成式防凝露控制体系,对户外机柜温、湿度信息进行集成式实时监控,调试和维护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稳定可靠,连线简单,速度快,能长距离传输的CAN总线通信,减少电缆数量,有效节约成本;内置控制逻辑,减少设备无效使用时间,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