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9854.2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宏;李松涛;任芝;闫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立根油滴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学物理实验装置,主要涉及一种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采集、传送和实时处理系统,属于大学物理实验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密立根油滴实验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从1909到1917年所作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在此实验中,密立根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数值,直接验证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其结论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密立根先生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电子电量(即基元电荷电量)属于微小物理量的观测,此实验有相当的难度的。它对实验者的科学态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数据处理方法都是一个考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密立根油滴实验成为近代物理的重要实验项目之一,是实验物理的典范,是启发性实验的代表作。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密立根油滴实验多采用静态法,其原理如下:
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块相距为d的水平放置的平行极板之间。油滴在喷射时由于摩擦,一般都是带电的。设油滴的质量为m,所带的电量为q,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则油滴在平行极板间将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一个是静电力qE。调节两极板间的电压U,可使该两力达到平衡,这时有
由上式可见,为了测量油滴所带的电量q,除了测量U和d外,还需要测量油滴的质量m。
由于m很小,需用如下特殊方法测定:平行极板不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加速下降。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油滴下降一段距离达到某一速度v后,阻力fr与重力mg平衡(油滴的体积很小,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匀速下降。根据斯托克斯定律,油滴匀速下降时
fr=6πaηv=mg (2)
式中η是空气的粘滞系数,a是油滴的半径。
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油滴总是呈小球状。设油滴的密度为ρ,油滴的质量m可以用下式表示:
则油滴的半径对于半径小于10-6米的小球,其半径接近于空气中分子间距的大小,这时空气这种介质不能再被认为是连续介质,因而空气的粘滞系数应作如下修正
这时斯托克斯定律应改为
式中b为修正常数,b=6.17×10-6m·cm(Hg),p为大气压强,单位用厘米汞柱,即cm(Hg)表示。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