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0023.7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莫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俊龙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石油 伴生 回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工艺,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石油伴生气是地表下孔隙性地层中天生的以低分子饱和烃为主的烃类气体和少量非烃类气体组成的可燃混合物,它常常和原油伴生在一起。石油伴生气严格意义上讲也是石油,它是石油的气态形式,石油伴生气组分大多数以甲烷为主,包含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烃类,以及少量的氮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氦、氧、氢等气体。
目前,油田伴生气,特别是小型边远地区的油田伴生气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它带来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污染环境空气和水资源;二是伤害人身健康、引发多种疾病;三是增加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四是增大了油量损耗和经济损失。
国外的应用于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工艺技术始于美国在1904年建立的第一座轻油回收工厂,到目前已有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外轻烃回收工艺技术较先进,一些国家在提高加工深度、增加轻烃收率、合理利用油气资源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轻烃回收技术以节能降耗、提高轻烃收率为目的,以低温分离法为主,向投资少、深分离、高效率、低能耗、撬装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和回收石油伴生气资源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大油田油井中都已经具有采用了石油伴生气净化回收技术,但是在很多边远油田由于地形相对复杂,铺设管道困难,经济性不好等原因,导致了所产生的石油伴生气大多采用放空燃烧。延长油田2005年原油产量838.24万吨,初步估算,油田伴生气产量约为10000万m3以上,其中仅永宁和西区两个采油厂开发利用了一部分伴生气。我国其他大多数油田也都发现此类伴生气资源,因地域限制,每年烧掉的伴生气约10亿平方米,这相当于一百万吨石油,随着内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越来越多此类石油伴生气资源将被浪费掉。《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提出:“必须大力推广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整装油田必须同步建设伴生气、凝析油回收设施,推广汽油装车站台、加油站和油库油气回收技术”。回收利用边远地区的油田伴生气,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同时也为充分、高效、合理地利用伴生气资源提供了一个机遇。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各油田公司都将加大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利国、利民又利企,以促进油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减排,而偏远地区的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利用节能减排就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对能源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费治理整顿力度的加大,合理回收利用此类石油伴生气已是当务之急,也必将是国内能源长期持久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所以石油伴生气净化回收工艺与装置的开发和设计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小型边远地区的油田伴生气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它带来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污染环境空气和水资源;二是伤害人身健康、引发多种疾病;三是增加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四是增大了油量损耗和经济损失。传统分离过程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对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气体膜分离技术由于其高效、低能和无污染,在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和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正急剧增加,在能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采用先进的气体膜分离技术回收挥发油气,可以有效解决边远油田石油伴生气回收难的问题,使油田的气体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同时回收的石油伴生气组分为用户提高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工艺,该回收工艺能快速回收石油伴生气,且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回收率高,便于广泛推广,从而降低石油伴生气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去除伴生气含有的微小固体颗粒、原油和重烃乳化液;
(b)经过初步脱杂后,在换热器里升温至5~10℃;
(c)然后进入液环压缩机;
(d)加热后的气体进入脱硫罐进行脱硫;
(e)脱硫后的气体进入膜分离器进行分离;
(f)气体从膜分离器出来以后进入到分子筛罐体进行深度脱硫和脱碳;
(g)最后进行制冷,得到产品。
所述步骤(a)中,去除环境为常温常压。
所述步骤(d)进行之前,先对气体进行深度脱水。
所述步骤(c)中,利用液环压缩机中的热量对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步骤(g)完成以后,将产品输送到绝热槽车中储存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俊龙,未经莫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0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纤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L-叔亮氨酸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