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复合材料、槽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0061.2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宇黎;孟秀青;高磊;孙晓光;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65D88/12;F17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依次由非金属内层、局部增强层、增强层和外保护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内层为有机或无机防腐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增强层由碳纤维织物和基体树脂固化而成;或者,所述局部增强层的幅面1/4-3/4部分由碳纤维织物和基体树脂固化而成,其余的部分由碳纤维织物、玻璃纤维毡、短切玻璃纤维和/或短切碳纤维与基体树脂固化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由长纤维浸润基体树脂后共同成型固化而成;或者,由纤维预浸带固化而成;所述增强层中纤维含量为5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纤维或纤维预浸带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凯夫拉纤维或其预浸带;优选地,所述长纤维或纤维预浸带为24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或其预浸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为热固性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马来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乙烯基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槽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槽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罐体模具,包括罐壁和两端封头;2)在模具上通过铺设、喷射或手糊方式成型局部增强层,固化脱模,形成局部增强层,在局部增强层的内表面涂覆非金属内层,拼装罐壁和两端封头,形成带有局部增强层的非金属内层;3)将带有局部增强层的非金属内层安装于缠绕支架上,将长纤维或其预浸带逐层缠绕于局部增强层外,缠绕结束后固化成型,形成增强层;4)在增强层外部使用喷涂或涂刷方式涂装胶衣树脂、耐磨涂料或保温材料形成外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缠绕时在非金属内层的内部施加压力,压力的范围为0.15~0.5Mp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长纤维或其预浸带缠绕于局部增强层外;缠绕的方式采用螺旋缠绕、环向缠绕和/或轴向缠绕;缠绕的同时施加1~200N张力控制长纤维或其预浸带的基体树脂含量及排布;控制所述基体树脂含量在5%~60%的范围内;优选地,控制所述基体树脂含量在10%~25%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00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设备的真空台面
- 下一篇:一种智能开关柜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