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换系统及设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0715.1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前;李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总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系统及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瓶颈的克服,LED照明应用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其中LED灯具在建筑照明上的应用最令人期待。在建筑景观照明中,LED灯具主要应用在建筑装饰、室内装饰、旅游景点装饰等方面,此外,LED灯具还用于重要建筑、商业中心、名胜古迹、桥梁、家居、休闲娱乐场所的装饰照明,以及集装饰与广告为一体的商业照明等。
目前,市面上的LED灯光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的拓扑结构。一种是灯具之间并行连接的并行灯具系统,如图1所示。并行灯具系统大多采用RS485总线连接,连线少,可靠性高,因此在LED灯光系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并行灯具系统中的每个LED灯具都需要具备一个唯一地址,并且具有唯一地址的灯具的放置位置也是固定的,如此才能获得预定的灯光效果,因此生产时必须配备一个用于该并行灯具系统的写地址码设备,而且工程安装时必须将每一个灯具安装在对应位置,如此导致施工极为麻烦和不便。此外,另一种灯具系统为串行灯具系统,该串行灯具系统中的各灯具之间采用串行连接,如图2所示。该串行灯具系统大多采用SPI总线传输控制方式。虽然串行灯具系统中的各灯具无需设置地址码,可有效避免并行灯具系统在生产和安装中的诸多问题,但是,相对于并行灯具系统而言,其可靠性差,且如果串行灯具系统中一个灯具损坏将导致其后所有灯具都无法工作。因此,目前国内灯光控制领域中,小规模的LED灯具系统几乎全部都是并行系统,大规模LED灯具系统(例如,5K以上像素点)多采用串行系统。
由上所述,现有的灯具系统都是单一的总线连接方式,即或是串行连接、或是并行连接,而无论是并行连接的灯具系统还是串行连接的灯具系统,都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总线拓扑结构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总线连接模式的切换系统,以方便总线连接模式的切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连接模式切换的设备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切换总线连接模式的切换系统,用于连接在总线的多个设备,其包括:多个受控开关单元,每一个受控开关单元分别与一个设备及总线连接;至少一个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受控开关单元的受控端,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受控开关单元的开闭;以及主控单元,连接每一个开关控制单元,用于输出开闭信号以使每一个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相应的受控开关单元执行开闭操作,进而使该受控开关单元连接的设备与该设备的相邻设备串接或并接。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总线连接的设备系统,包括:前述的切换系统;以及多个设备,每一设备分别连接在所述切换系统包含的总线上,且分别连接所述切换系统包含的一个受控开关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切换系统通过将受控开关单元与设备连接,由此来控制设备与设备之间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串接或并接转换,基于该切换系统构成的设备系统,其包含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灵活可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并行灯具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串行灯具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换总线连接模式的切换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切换总线连接模式的切换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切换总线连接模式的切换系统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本发明的切换总线连接模式的切换系统应用于连接在总线3的多个设备2。优选地,所述设备2包括灯具。
所述切换系统包括:多个受控开关单元11、至少一个开关控制单元12及主控单元13。
每一个受控开关单元11分别与一个设备2及总线3连接。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个受控开关单元11与第一个设备2及总线3连接,第二个受控开关单元11与第二个设备2及总线3连接,......最后一个受控开关单元11与最后一个设备2及总线3连接。
优选地,每一个受控开关单元11包括两个受控开关,例如,如图4所示,每一个受控开关单元11包括两个受控开关,每一受控开关包括开关端1与开关端2,由图可见,当第一个受控开关单元11的受控开关闭合在开关端1时,第一个设备2及第二个设备2以并接方式连接在所述总线3上;而当第一个受控开关单元11闭合在开关端2时,第一个设备2及第二个设备2串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0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