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1436.7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龚晓宏;翟江源;杨瑄;陶俊强;施宇翔;陈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一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M15/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发动机 强度 试验 联合 加载 系统 | ||
1.一种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能源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液压能源部分包括液压泵(1)、单向阀(2)、卸荷阀(4)、比例溢流阀(5)、压力变送器、作动筒、高压比例减压阀组(10)、中压比例减压阀组(11)、低压比例减压阀组(12)、水冷却器(17)、蓄能器(18)、油箱(19)和连接管道;与油箱(19)连接的液压泵(1)通过单向阀(2)连接高压比例减压阀组(10)、中压比例减压阀组(11)和低压比例减压阀组(12)的输入端,同时还连接卸荷阀(4)、比例溢流阀(5)和蓄能器(18);卸荷阀(4)的输入端连接油箱(19);比例溢流阀(5)的输入端与液压泵(1)连接,同时通过水冷却器(17)连接油箱(19),同时还连接高压比例减压阀组(10)、中压比例减压阀组(11)和低压比例减压阀组(12)的输入端;所述的高压比例减压阀组(10)、中压比例减压阀组(11)和低压比例减压阀组(12)上的每个通道各连接一个压力变送器,每个通道的输出端各连接一个作动筒;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交流电动机(20)、力传感器(23)、通讯接口(26)、数字量输出驱动电路(27)、模拟量输出驱动电路(28)和CPU;力传感器(23)的输出信号通过通讯接口(26)与CPU连接,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器输出至CPU;CPU的控制信号通过数字量输出驱动电路分别控制换向阀控制线圈(22)和交流电动机(20),同时CPU的控制信号还通过模拟量输出驱动电路(28)控制比例阀控制线圈(21);
所述交流电动机(20)通过连轴器与液压泵(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油箱(19)与液压泵(1)之间设有滤油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油箱(19)与水冷却器(17)之间设有过滤器(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油箱(19)上设有高压压力表(7),之间连接压力表开关(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油箱(19)上设有油温计(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油箱(19)上设有液位报警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单向阀(2)与蓄能器(18)之间设有过滤器(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发动机静强度试验联合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力传感器(23)与通讯接口(26)之间设有显示器(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一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一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4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