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2892.3 | 申请日: | 2011-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袁静;陈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穿刺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内瘘穿刺套管针。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透析前建立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内瘘穿刺的工具。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进行血液透析时,医生首先建立患者的血管通路,然后将预冲好的透析器及一次性使用的血路管连接至病人的血管通路,建立体外循环开始血液透析治疗。
原有的一次性使用的内瘘穿刺针主要由:钢针和塑料管连接组成。穿刺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内瘘穿刺针进行预冲。然后分别穿刺动、静脉并进行固定。
上述结构存在的缺陷是:1、穿刺时使用原有的一次性内瘘穿刺针时,容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2、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的4-5小时中,难免要移动一下手臂,极易导致被锋利钢针刺破血管造成局部肿胀和大面积皮下充血。3、钢针硬度大易造成渗血。4、 钢质针头易贴住血管壁造成动脉血流吸出不畅。5、原有内瘘穿刺针不易固定,容易发生穿刺针滑脱事件。6、影响病人的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7、 病人舒适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由穿刺钢针和套管组成,穿刺钢针为空心,外直径为16G(1.6mm)或15G(1.7mm),尾端为钢针接头和钢针接头盖;套管头端为一段长度为26mm的具有一定抗压性的高质地的留置用软针管,在软针管头端设有4个对称的小孔,软针管尾端连接套管针硬座,套管针硬座连接软管,软管连接三通接口座的头端,三通接口座的侧通尾端连接软导管,软导管尾端设有螺旋式端口,并套有导管帽,在软导管上套有止血夹,三通接口座的直通尾端连接橡皮塞,穿刺钢针穿透橡皮塞进入套管,在套管头端还设有活动针头护套盖。钢针接头盖是可以取下的,必要的时候可以连接针筒抽血用。
软针管通过密封胶与套管针硬座连接,套管针硬座通过密封胶连接透明硅胶软管,软管通过密封胶连接三通接口座,空心穿刺钢针与针筒接头采用注塑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使用的内瘘穿刺套管针是一种安全、舒适的内瘘穿刺套管针,主要解决原有的一次性内瘘穿刺针(钢针)存在的易造成内瘘血管肿胀和病人舒适度差的问题,从而延长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该内瘘穿刺套管针可优化护理程序,使用后可使器械达到最佳效果。(1)该套管针在软导管顶端开有小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见到回血,有助于及早判断穿刺有否进入血管内;由于采用了软导管,并使用了针尖退回软导管内再送管的方法,从而避免了穿刺过度(刺破血管)而出现的穿刺失败,提高穿刺成功率。(2)本发明设计的软导管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减少了对血管内壁的压迫,从而避免了因传统钢针对血管内壁的压迫而导致的血路不通畅,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流量和质量。(3)由于软导管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避免了传统钢针对血管内壁的长时间刺激和可能的血管内膜损伤,降低了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由于钢针硬度大与组织相容性差易造成渗血,而内瘘穿刺套管针采用了软导管,从而避免了出现渗血。(6)提供的内瘘穿刺套管针容易固定,避免发生穿刺针滑脱事件。(7)延长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内瘘血管对透析病人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尽全力进行保护。由于采用了带软导管的内瘘穿刺套管针,大大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病人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8)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以前在透析过程中,病人的一只手必须在4-5小时内固定不动。稍有不慎或移动就可能刺破血管,导致血透中断以及肿胀和大面积皮下充血。采用了带软导管的内瘘穿刺针,只有软导管滞留在血管内,从而避免了刺破血管和保证了血透的顺利进行。病人的手也可以适当移动,既安全又舒适。本发明套管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创伤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实现最低限度创伤,病人痛苦小,符合现代医学进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穿刺钢针1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手机隐私空间的密码取回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卡双待的无线上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