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DNA标记快速提高边鸡产蛋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3169.7 | 申请日: | 2011-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跟喜;丁馥香;王金玉;谢恺舟;戴国俊;张丽;张李俊;赵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a 标记 快速 提高 边鸡产蛋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DNA标记快速提高边鸡产蛋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量遗传学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建立在抽象的微效多基因假设基础上,将影响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而不考虑其中的各个基因是如何作用的。这一假说在多年的动植物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动植物育种工作的进展,在当时的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基础。但这一假说不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背景,不了解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传递规律,无法对其效应作出准确的估计,更不能从分子水平分离和定位该类基因。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认识到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并非在基因组中随机分布,且存在影响数量性状的主效基因。
目前,在育种中对鸡产蛋数的筛选方法主要是通过数量遗传学方法,而数量遗传学方法进展缓慢,寻找到合适的DNA标记用于辅助选择能增强选择的准确性、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DNA标记快速提高边鸡产蛋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鸡BbvI酶切图谱对边鸡产蛋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不受环境影响。
本发明的原理是:DNA池测序发现边鸡MSTN基因外显子1的234bp处存在一个G→A突变,DNAMAN 5.22软件分析表明该位点为BbvI识别位点。针对该酶切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边鸡基因组DNA,引物的扩增产物经BbvI酶切产生3种基因型(GG、GA 和AA)。该单核苷酸突变能稳定遗传,选择的检测方法简单快捷,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用于边鸡产蛋数选择的分子遗传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本发明所说的方法是:提取待测样本的鸡基因组DNA,经特异性引物(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扩增得到162bp的目的片段,目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bvI酶切,凝胶电泳后用银染显色,得到DNA的酶切图谱,根据图谱中条带的数量和大小对待测样本产蛋数的多少进行判断。
所述根据图谱中条带的数量和大小对待测样本产蛋数的多少进行判断的方法是:仅有162bp条带的为产蛋数的多的纯合型样本,仅有127bp条带的为产蛋数的少的纯合型样本;同时含有162bp和127bp条带的为产蛋数的多的杂合型样本。
本发明是提供了边鸡MSTN基因在边鸡育种筛选中作为产蛋数选择的分子遗传标记的应用。
所述分子遗传标记在应用于育种筛选时,选择MSTN基因中不含BbvI酶切位点的个体,即产蛋数多的纯合型样本(AA型)。
附图说明
图1是PCR产物图,Marker为GM331。(1-8泳道为8个不同边鸡个体的PCR产物)
图2是BbvI酶切产物图,Marker为GM33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 试验材料
118只一世代的边鸡母鸡血样采自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采取的边鸡群体来自同一批次,单笼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一致。用肝素钠作为抗凝剂,从翅静脉采集血样0.5 mL,采用常规苯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测定DNA的浓度后备用。
2.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2.1 酶切引物的设计
根据GenBank中鸡MSTN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346599)针对外显子1的BbvI位点设计1对引物,扩增产物大小为162 bp。引物序列如下:
P1:F: 5’-GCATTAGCAGGGACGTTAT-3’;(SEQ ID NO:1)
R:5’-ACTCCGTAGGCATTGTGAT-3’ (SEQ ID NO:2)
2.2 PCR扩增
PCR扩增反应为25 μL体系,包括:上、下游引物(10 μmol/L)2 μL;dNTPs(2 mmol/L)2.5 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2 μL;DNA模板(50 ng/μL)2 μL;Mg2+(25 mmol/L)1.5 μL;10×PCR缓冲液2.5 μL;超纯水14.3 μL。PCR扩增反应程序:94℃变性6 min;94℃变性30 s,56℃复性30 s,72℃延伸30 s,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10℃保存。
PCR反应完成后,用交联度为(Acr:Bis)39:1的10%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图1),硝酸银染色,UV凝胶成像系统进行凝胶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