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温锻坯料的润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3565.X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边翊;钟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J3/00 | 分类号: | B2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坯料 润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坯料的润滑方法,尤其是一种铝合金温锻坯料的润滑方法,属于金属压力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塑性好、密度低、耐腐蚀性好、传热系数高等特点,在汽车、航天航空、高铁等行业中已成为必可不少的材料。采用铝合金锻件替代黑色金属锻件,成为了汽车、航天航空、高铁等行业轻量化、环保、节能、提速的重要途径,铝合金锻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铝合金温锻一般是指将铝合金坯料加热400℃-450℃区间进行精密锻造成形的过程,为了达到降低模具与材料的摩擦、得到更好的锻件表面质量、便于锻件从模具中脱出、以及提高模具寿命等目标,对模具、坯料进行润滑必不可少。当前世界上锻造行业普遍采用的铝合金温锻成形的坯料润滑方法是将坯料加热到400-500℃后,在其表面喷涂各类润滑剂,例如水基石墨、水基二硫化钼、硬脂酸锌、水基高分子润滑脂材料等,此时水遇热后迅速蒸发,将润滑剂留在模具与坯料表面,然后将坯料放入预热后的模具,进行成形。
实践证明,上述润滑方法虽然被长期采用,但依旧存在其缺点。常用铝合金材料的温锻过程的始锻温度一般为400-450℃区间,考虑到水基润滑剂会造成锻件温度的降低,故在温锻之前,一般需将铝合金坯料加热至450-500℃,此时在铝合金锻件表面喷涂或涂抹水基石墨润滑剂,会发生强烈的物理现象:润滑剂中的水会迅速沸腾,形成大量微小气泡爆炸、溅射。此过程不但会带走大量润滑剂,造成润滑效果下降,而且沸腾的水会带走热量,降低锻件温度,造成始锻温度的不稳定,这都会对模具形腔的填充效果、锻件表面质量、模具寿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溅射的润滑剂还会对生产现场的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控制始锻温度的润滑方法,提高铝合金温锻成形的坯料润滑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对传统铝合金锻件工业生产的润滑方法进行改进实现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通过式预加热炉将铝合金坯料进行预热,预热温度150-250℃,再将坯料输送入封闭的水基润滑剂浸沾箱内,浸沾或喷淋润滑剂,此时坯料温度较低,水的沸腾现象不明显,坯料出箱后表面水分基本蒸发,润滑剂会均匀附着在坯料表面,然后顺序进入通过式二次加热炉中,加热至始锻温度400-450℃后,由人工或机械手抓取放入模具进行锻造。所述的通过式预加热炉和二次加热炉,可以采用普通中频、电阻或燃气通过式加热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得到的铝合金坯料的锻前温度易于控制,表面润滑剂附着均匀,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使润滑剂在坯料表面均匀附着,减少锻造前温降,使坯料的始锻温度精准,达到提高成形质量与模具寿命的目的,经实践证明,与传统润滑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润滑效果更好,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同时降低了对生产现场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工艺路线示意图。
图中,1为理料器,2为通过式预加热炉,3为水基润滑剂浸沾箱,4为通过式二次加热炉,5为精锻压力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将铝合金坯料倒入理料器(1),理料后,坯料头尾相连顺序进入通过式预加热炉(2)预热至200℃,然后顺序进入水基润滑剂浸沾箱(3),浸沾或喷淋润滑剂后输送进入通过式加热炉(3)加热,将坯料加热至始锻温度450℃,传送至精锻压力机(5),由人工或机械手抓取放入模具,进入精锻成形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控技术的铣齿机传动机构
- 下一篇:微型发声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