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漏斗及其灌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3810.7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治双;黄直久;胡明文;赵年全;赵常煜;王国琴;张瑞森;王秀芬;柴彦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灌注 水泥 乳化 沥青 砂浆 漏斗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具体为一种用于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漏斗及其灌注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交通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与可修复性好的优点,是高速铁路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其由预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层、以及轨道板底座等部分组成。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是板式无砟轨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是由水泥、乳化沥青等多种材料组成并经水泥水化与乳化沥青破乳成膜共同作用胶结硬化而成的一种高流动性的灌注材料。为了达到板式无砟轨道设计精度,板式无砟轨道采用先精调后灌注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通常为轨道板铺设、轨道板精调、板腔润湿、四周封边、砂浆灌注和后期养护等工序,其中砂浆灌注是关键工序之一。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从轨道板中间灌注孔以自流平的方式流入6450×2550×(20~40)mm的扁平狭长大空间,砂浆推动灌注腔内空气从轨道板观察孔、四周排气孔排出,从而达到密实填充。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工艺参数不能精确控制时,灌注腔内的空气将不能彻底排出或在灌注过程中裹入空气,从而导致砂浆层与轨道板间出现气泡或空隙,这将影响轨道板与砂浆层的连结进而对铁路结构的服役性能产生影响。由于砂浆工作性能、施工环境的不稳定,采用目前现有的灌注方式很难稳定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灌注效果,很难保证所有揭板砂浆层表面核心区域无直径1cm以上气泡,直径1~3cm气泡面积比例﹤0.1%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方法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层与轨道板粘接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漏斗及其灌注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漏斗,包括漏斗口、漏斗颈、以及漏斗管;漏斗口的直径为60~90cm,高度为15~25cm;漏斗颈的高度为5~10cm;漏斗管的直径为7~10cm,高度为50~90cm;漏斗颈的内壁上固定有一端与漏斗口内壁固定的螺旋状导流板;漏斗口顶部设有通过漏斗口圆心的横梁,横梁上开有滑槽;漏斗颈的内壁上设有与漏斗颈口活动密封配合的阀门,阀门上垂直固定有在滑槽内自由滑动的控制杆;滑槽的一侧开有位于横梁上且与滑槽相通的四个卡槽,四个卡槽依次为:0挡卡槽、1挡卡槽、2挡卡槽、以及3挡卡槽;四个卡槽的位置应当保证当控制杆处于0挡卡槽处时漏斗颈口的开度为0%、当控制杆处于1挡卡槽处时漏斗颈口的开度为15%、当控制杆处于2挡卡槽处时漏斗颈口的开度为40~60%而当控制杆处于3挡卡槽处时漏斗颈口的开度为100%。
采用上述用于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漏斗的灌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灌注前将控制杆卡于0挡卡槽处,通过灌注管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入漏斗口内;
(二)、待漏斗口内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液面达到距漏斗口顶部4~6cm时,拨动控制杆将其卡于1挡卡槽处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通过漏斗颈口从漏斗管进入灌注腔内;
(三)、10s后拨动控制杆使其卡于3挡卡槽处继续灌注;
(四)、110~140s后拨动控制杆使其卡于2挡卡槽处继续灌注;
(五)、50~70s后关闭灌注管,拨动控制杆使其卡于1挡卡槽处直至漏斗内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全部灌入灌注腔。
下表1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传统灌注管灌注方式与本发明灌注方式在相同灌注时间的情况下,揭板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状态:
表1
由上表1可以看出,与传统灌注管灌注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灌注技术,揭板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表面气泡相对较少,满足设计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漏斗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固定于漏斗颈上的螺旋状导流板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曲线流动,降低了漏斗口处液面波动且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能均匀流动;所述的灌注方法在整个灌注过程中无空气引入且灌注时间可控,解决了现有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方法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层与轨道板粘接差的问题,可广泛适用于所有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层的灌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漏斗口;2-漏斗颈;3-漏斗管;4-阀门;5-横梁;6-螺旋状导流板;7-滑槽;8-0挡卡槽;9-1挡卡槽;10-2挡卡槽;11-3挡卡槽;12-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高效净化节油器
- 下一篇:油光面料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