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交换器的子母水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4608.6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刘银龙;苏颖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龙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市北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4/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器 子母 水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水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热交换器被水腐蚀后导致制冷剂泄漏,从而保证用水安全的热交换器的子母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能热水器一般是采用逆卡诺循环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后通过冷凝热交换器向水箱内的存水中释放热量,以此来加热水箱内的水。冷凝热交换器按照放置位置的不同包括两种结构方式,一种是置于水箱内胆外侧不与水直接接触,它是通过水箱内胆将热量传递至水箱内的存水,即外置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热交换器不与水直接接触,从而不会被腐蚀,而且由于热交换器在水箱的外侧,热交换器即使有破损,所泄漏的制冷剂也不会进入水中而造成污染,但由于外置式热交换器不与水直接接触,热交换器与水箱内胆接触面积小,传热效率低,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在热胀冷缩或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下,热交换器与水箱内胆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也会下降,导致其有效传热面积进一步降低,当空气能热水器换热能力不足时,系统内的制冷剂无法冷凝,系统工况发生变化,轻则效能比下降,耗电量增加,重则压缩机因工作压力与温度上升过度而损坏。另一种冷凝热交换器是置于水箱内并浸入水中,冷凝换热器直接与水接触,即内置式,为了增加换热面积,此种结构的冷凝换热器一般为盘管式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热交换器与水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好,稳定性好,其缺点在于:由于热交换器与水直接接触,因此冷凝换热器极易因腐蚀而穿孔,造成制冷剂泄漏,同时泄漏的制冷剂直接进入用水而造成污染,威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中国专利“一种空气能热水器(CN2679557Y)”公开了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它由连接有电控制器、电脑控制板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所组成,还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风机,所述加热装置由集热器的出液口通过连接器与节流器的进液口连接,节流器的出液口与换热器的进液口连接,换热器的出液口与压缩机的进液口连接,压缩机的出液口与集热器的进液口连接构成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力循环回路所组成的整体,所述集热器由带有保温层的桶体内,固定有换热装置所组成。此装置中的热交换器即为内置式结构,其中的热交换器放置在水箱内并浸入水中,由于热交换器表面直接与水接触,因此同样存在表面极易因腐蚀而穿孔,并造成制冷剂泄漏,同时泄漏的制冷剂直接进入用水而造成污染,威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避免热交换器被水腐蚀后导致制冷剂泄漏,进而导致用水污染的热交换器的子母水箱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交换器表面极易因腐蚀而穿孔,并造成制冷剂泄漏,泄漏的制冷剂直接进入用水而造成用水污染,威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热交换器的子母水箱结构,包括水箱及设于水箱液面下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穿过水箱与室外机相连,在所述水箱内设有子水箱,在所述子水箱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热交换器埋设于导热介质中,且对应于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穿过子水箱后直接延伸至水箱外。通过在水箱内设置一个子水箱,并将热交换器单独设置在子水箱内,从而使热交换器与水箱内的水隔离开来,由此避免了热交换器被水腐蚀,并进一步导致制冷剂泄漏,污染用水,同时也延长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子水箱内对应于热交换器外的空间内填充导热介质,使用时热交换器内的热量首先传递给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再将热量传递给子水箱壁面,子水箱壁面最后将热量传递给水箱内的水,从而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整体结构简单,热量传递过程是通过导热介质作为中间载体,即便热交换器发生制冷剂泄漏,泄漏的制冷剂也是进入到子水箱中,由于子水箱也水箱是隔离开的,因此泄漏的制冷剂不会进入用水而造成用水污染,安全可靠,保障了用水者的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龙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市北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龙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市北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