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4644.2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新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5/48;E02D5/5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就位:将设备外管就位于设定好的桩位上;
(2)将单节或多节外管下沉至设定深度;
(3)夯扩成型:上提外管内的多功能内夯锤,按设定投料量一次或分次将填充料投放外管内,上拔外管一定高度h≥0;内夯锤反复夯击填充料形成扩大头,通过调整下列系数来调整土体的挤密程度及扩大头的大小、形状:投料高度H、外管上拔高度h、夯扩完成时外管底距桩底的距离C、夯扩完成时内夯锤底距外管底的距离E、夯击填充料在设定冲击能量下的贯入度D及填充料的体积V;具体调整形式为:
A)通过调整夯实系数D∈(D1,D2......Dn,V)来调整土体的挤密程度,夯击填充料时,在设定冲击能量下连续n次锤击的下沉量D1、D2……Dn及其总和nD;
B)通过调整形态系数α∈(H,h,c,E,D,V)来调整夯扩头的大小、形状:
a)通过调整形态系数α∈(H,h,E)来调整夯扩头的大小、形状,形成纺锤状夯扩头;
b) 通过调整形态系数α∈(H,h,c,E)来调整夯扩头的大小、形状,形成柱状夯扩头;
c) 通过调整形态系数α∈(E,D,V)来调整夯扩头的大小、形状,形成球状夯扩头;
(4)浇筑成型:上提内夯锤,浇筑桩身或下放预制桩身;
(5)拔管成型:拔出外管,桩成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3)夯扩成型后,将外管穿过夯扩头下沉至设定深度,再重复步骤(3)夯扩成型,形成第二级夯扩头;或在步骤(3)夯扩成型后,将外管上提至设定深度,再重复步骤(3)夯扩成型,形成第二级夯扩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再重复一次或多次将外管穿过夯扩头下沉或上提至设定深度、夯扩成型步骤,形成第三级或更多级夯扩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浇筑成型下放预制桩身时,将预制桩身外周间隙用固化剂充填注满。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沉管方法是:
(a)内夯土体:将外管内的内夯锤提起做上下运动,冲剪外管下的土体或桩体,形成剪切口;
(b)外管下沉:外管至少采用下列方法之一下沉:①在外管自重下,外管沿剪切口自重力下沉;②启动外管上的反压或静压加压装置,外管沿剪切口加压下沉;③启动外管上的振动装置,外管沿剪切口振动下沉;④同时启动外管上的振动和加压装置,外管沿剪切口振压下沉;⑤启动外管上的旋压装置,外管沿剪切口旋压下沉;⑥启动外管上的搓管装置,使外管沿剪切口搓压下沉;
(c)交互(a)、(b)步骤,直至外管下沉至设定深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的填充料是碎砖、碎石、矿渣、卵石、再生骨料、水泥拌和物、干湿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4)中的固化剂是以水泥为主料的液态或粉状加固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沉管方法是:在外管底部埋设桩靴或干硬性砼,同时采用外力将外管下沉至设定深度;或直接旋挖、人工挖孔至设定深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外管下沉采用静压加压装置使外管加压下沉或采用启动外管上的搓管装置使外管沿剪切口搓压下沉,所用的静压加压装置或搓管装置与内夯装置、拔管装置为不同的独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新,未经朱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6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