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LED路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4975.6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纪军;洪思忠;宋召海;左敦稳;张微微;孙姝婧;邓文凤;于航;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甘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29/02;F21V19/00;F21V17/12;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散热 系统 led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灯,尤其是一种LED路灯,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LED路灯。
背景技术
大功率白光LED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固体光源,具有安全可靠性强、耗电量小、发光效率高、适用性强、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颜色可变化、有利于环保优点。其性能正不断完善,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是,随着LED功率的增大,LED芯片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多,LED的散热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经过大量检索,关于LED散热的应用文章和专利主要在LED的封装上进行考虑。同时散热机制包含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传统散热方法有:风冷、液冷、半导体制冷等。现在有些新方法也被陆续提出来,比如超声散热技术、超导散热技术、以及将多种散热方法有效集成在一个器件之中。但是从目前LED路灯的设计和制造而言,如何提供一个可靠的散热和提高LED路灯的寿命是一个关键问题。同时目前关于LED路灯的结构尽管有一定的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但是试图从现有的路灯结构上去做小的改变然后直接应用于LED路灯的散热和应用的思路不多。本发明试图利用路灯灯杆等外围的空间,建立LED路灯的散热方案,提高路灯的散热效率和路灯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将主动散热集成到路灯中,利用灯杆和灯架的空间散热的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LED路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LED路灯,包括底座12、灯杆11和灯架3,底座12上固定设置灯杆11,灯杆11的上端与灯架3的一端固定相连,灯架3的另一端设有灯具14,灯具14中设有导热衬底13,所述的灯架3内设有循环热管4,循环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灯杆11内的水箱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循环热管4上设有动力泵7;所述导热衬底13的下表面安装有LED颗粒5,上表面与循环热管4紧贴。
所述灯架3的上侧设有风扇2。
所述的水箱8位于灯杆11上端内的支架9上,水箱8的侧面通过螺栓10与灯杆11的侧面固定相连。
所述的循环热管4内设有流道1,流道1内灌装有导热介质为液态或气态介质。
所述的灯具14包括灯罩6,所述的灯罩6安装在灯架3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将路灯的外壳与散热装置设计结合,在LED路灯更换的过程中,只需要更换LED芯片,方便了LED路灯的维护,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散热效果,大大延长路灯的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LED路灯的节点温度测试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LED路灯,底座12上固定设置灯杆11,灯杆11的上端与灯架3的一端固定相连,灯架3的另一端设有灯具14,灯具14内设有导热衬底13,导热衬底13可采用以铝基为主的金属芯印刷电路板( MCPCB)、陶瓷、DBC或复合金属基板以提高导热性能,LED颗粒5安装在导热衬底13上,导热衬底13的与安装在灯架3内的循环热管4相贴合以使将LED颗粒5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衬底13快速传导到循环热管4的表面,通过循环热管4中的流道1内流动的循环水带走。具体实施时,流道1(即循环热管4的管腔)中流动的液体除了为水外,还可为其它冷媒,如空调制冷剂,除了为液体外,还可为导热性能好的气体(如氮气),LED颗粒5的温度通过导热衬底13传递到循环热管4上,循环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灯杆11内的水箱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水箱通过螺栓10和支架8与灯杆11的侧面固定相连,冷却介质通过设置在循环热管4上的动力泵7在灯架外壳3和水箱8之间进行流动,灯架3上侧设有风扇,通过风扇2将对循环热管进行冷动,将循环热管中的热量传递到外围空间。灯架3下侧的灯罩6为单向透镜,只允许LED颗粒5发出的光线通过,降低了灯具内部温度。
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甘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市甘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