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及吸热反应的供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5544.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垚;魏飞;褚玥;李云鑫;吴同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8/26 | 分类号: | B01J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 应用 双流 反应器 反应 供热 方法 | ||
1.一种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为封闭的且内部设有由吸热反应用催化剂颗粒或反应物颗粒构成的第一流化床床层,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内的底部设有第一气体分布器,所述第一气体分布器与第一气体气源相连以便向所述第一流化床床层供给第一气体;以及
供热用流化床床体,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为封闭的且内部设有由热载体颗粒构成的第二流化床床层,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内的底部设有第二气体分布器,所述第二气体分布器与第二气体气源相连以便向所述第二流化床床层内供给第二气体,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为反应气体或流化气,所述第二气体为流化气,所述流化气包括空气、氧气及其组合,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和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中的一个套设在另一个内以便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内的吸热反应所需的热量由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载体颗粒为粒径为60~120微米的氧化铝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或催化裂化催化剂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设在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内,
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的下部设有第一卸料口且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
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向所述第二流化床床层内喷入燃料的燃料喷口,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的下部设有延伸至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外的第二卸料口且上部设有第二进料口,且所述第二进料口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的下部的导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包括燃油、燃气及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设在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内,并且所述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进一步包括: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的顶部相连;以及
提升管,所述提升管设置在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内,所述提升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所述提升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流化床床层内部且所述第二端与提供提升气的提升气源相连,以便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之间通过所述提升管形成热载体颗粒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为多段,并且相邻两段翅片的排列方向相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设置在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内,并且所述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进一步包括: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装置本体、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之间,以便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形成热载体颗粒的循环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气固分离的第一气固分离装置,所述第一气固分离装置为旋风分离器、或金属过滤器、或旋风分离器与金属过滤器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气固分离的第二气固分离装置,所述第二气固分离装置为旋风分离器、或金属过滤器、或二者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热反应用流化床床体和所述供热用流化床床体中,其中套设在内部的一者设置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55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
- 下一篇:具有RFID电子标签式的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