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骑乘式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6008.3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横内浩平;丸山智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B62J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骑乘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座的后方设有物品收纳部的骑乘式车辆的改进。
背景技术
已知这样的骑乘式车辆,其在驾驶者落座的车座的后方设有载置货物的货架,在该货架的下方设有收纳物品的物品收纳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
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在机动二轮车上设有车座(14)(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附图标记,下同),在该车座(14)的后方设有能够捆绑货物的后货架(17)。在该后货架(17)的下方设有中央罩(21),在该中央罩(21)的下方设有货物收纳部(19)(以下称为“物品收纳部(19)”。在该物品收纳部(19)的上部设有能够开闭的开闭罩(22),在该开闭罩(22)的上方位置,在中央罩(21)上设有能开闭的盖(18)。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当把物品朝物品收纳部(19)取出和放入时,必须进行把设置在中央罩(21)上的盖(18)打开,进而把设置在该盖(18)的内侧的开闭罩(22)打开的操作。由于必须进行打开盖(18)和开闭罩(22)这两个部件的操作,所以,当取放物品时,对物品收纳部的开闭操作烦杂,存在改进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64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其在车座的后方设有物品收纳部,能够简便地进行物品收纳部的开闭操作。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骑乘式车辆在作为车架的一部分的左右后架的车辆前后位置配置有驾驶者落座的车座,在左右后架间配置有托盘,托盘的上部开口被上罩堵住,其特征在于:托盘被壁部划分,由此在托盘上形成收纳物品的物品收纳部,该物品收纳部的上部开口中的除了前部开口的残余部分被中盖部件堵住,在前部开口的上方位置,在上罩上设有上罩侧开口部,在该上罩侧开口部上安装有能开闭的帽,通过打开该帽,能够把物品通过上罩侧开口部和前部开口朝物品收纳部进行取出和放入。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托盘被壁部划分,在物品收纳部以外的部位设有收纳车身部件的车身部件收纳部。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支撑车身部件的部件撑条与中盖部件设置成一体,车身部件被配置于车身部件收纳部。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部件撑条具有折曲部,当中盖部件被组装到上部开口上时,折曲部从中盖部件沿水平延伸之后朝托盘向下方折曲;部件撑条的前端部卡合支撑于在托盘的底部开设的孔。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中盖部件是树脂成形部件,折曲部在成形之后被折曲。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扶手被紧固固定在扶手安装撑条上,扶手安装撑条从左右后架延伸到车宽方向内侧;在车身部件收纳部上设有插通扶手安装撑条的插通孔。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上罩是平坦的货架,该上罩和扶手一起紧固在车架上。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罩的下方与物品收纳部的后部上方重叠的位置,设有当操作车辆时驾驶者能够把持的扶手。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在物品收纳部的上部开口中的被开设于前部的前部开口的上方位置,在上罩上设有上罩侧开口部,在该上罩侧开口部上安装有能开闭的帽。开闭操作仅仅通过对帽进行开闭就可以进行。
因此,与在物品收纳部上设有双重盖的场合相比较,可以简便地进行物品收纳部的开闭。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托盘被壁部划分,在该壁部的内侧设置物品收纳部,在壁部的外侧设有车身部件收纳部。可以把部件效率良好地配置在壁部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在车身部件收纳部中配置部件,对这些部件进行安装的部件撑条与中盖部件形成一体。
由于在中盖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部件撑条,所以不需要设置单个的部件撑条,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加之,当把中盖部件组装到托盘上时,可以同时把部件撑条组装到托盘上,因此可以削减组装工时。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中盖部件与部件撑条一体化,当把中盖部件组装到托盘上时,部件撑条的前端部被卡合支撑在在托盘底部开设的孔中。
预先把部件部分地组装在了中盖部件中,然后只要把组装了部件的中盖部件组装到托盘上即可。把部件部分地组装到中盖部件上的话,可以提高主生产线上的组装作业的灵活性。
另外,组装时,由于部件撑条朝下方弯曲,所以,可以利用车身部件收纳部的高度将其收纳。因此,可以有效利用车身部件收纳部。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中盖部件的折曲部,在模具成形之后,通过作业者进行折曲作业来将其折曲形成。因此,可以使模具(金属模具)的构造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