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96029.5 申请日: 2011-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2329755A 公开(公告)日: 2012-01-25
发明(设计)人: 曾涛;曾会才;陈汉清;莫坤联;李戈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465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代理人: 宣国华
地址: 570102 海***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香蕉 枯萎病 吸水 霉菌 bwl58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菌株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侵染引起的一种香蕉生产上的毁灭性土传病害。该病原菌有4个生理小种,在我国分布的是1号和4号两个生理小种,对我国香蕉产业危害最大的是4号生理小种,目前已在海南、广东、云南、福建大部分香蕉种植区大面积发生,发病面积已超过50万亩。广东和海南香蕉枯萎病发病严重的地方已不能再规模化种植香蕉,不得不改种其它作物。

香蕉枯萎病菌是土壤习居菌,它从香蕉的根部侵入,沿维管束往上扩散蔓延,堵塞导管,产生毒素,破坏维管束的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功能,从而使香蕉植株的地上部分得不到水分和养分而发黄枯萎。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10多年,是一种积年流行的病害。

由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在维管束内扩展侵染,至今尚无十分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和高抗枯萎病品种。因此,生物防治受到广泛关注。已报道或申请专利的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措施,大部分是采用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株,这类菌株作为生防菌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严重不足,即菌株本身对病原菌的拮抗能力不强,从而有可能影响其生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该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拮抗能力强,由于菌株本身分离自植物根际土壤,是土壤习居菌,根际定殖能力强,生防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的制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发酵培养基无需贵重原料,成本低,容易推广。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剂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该菌株BWL58的分类命名为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于2011年5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837。

该菌株的16S rDNA部分基因序列(1491bp)已提交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ebank基因序列数据库,登录号为JN038326,该菌株BWL58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上述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制剂,含有上述菌株BWL58的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上述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经含菌种活化、液体或固体发酵工序制备获得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其中,上述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制剂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含有种子培养工序,即将上述不吸水链霉菌株BWL58经含菌种活化、种子培养、液体或固体发酵工序制备获得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具体来说,本发明中的液体菌剂可以通过以下工艺流程获得的:菌种BWL58活化(即一级种子培养)→菌种培养(即二级种子培养,可选)→液体发酵(发酵罐,无菌空气,培养液)→液体菌剂。

其中液体培养基中液体发酵时采用的培养基可以包括葡萄糖1-3%、黄豆饼粉1-4%、可溶性淀粉1-4%、酵母膏0.2%、NaCl 0.4%、CaCO30.25%、消泡剂0.1-0.3%,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其余为水。以上为本发明优选的培养基,实际上本发明对培养条件和液体培养基并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只要该条件和液体培养基适合菌株的生长即可。

具体来说,本发明中的固体菌剂可以通过如下工艺流程获得:菌种BWL58活化(即一级种子培养)→菌种培养(即二级种子培养,可选)→固体培养基质→发酵饼(固体发酵)→干燥粉碎,干燥粉碎后获得的发酵饼与吸附载体按1∶1或者其它比例混合,混匀后适当干燥,制成固体菌剂。其中吸附载体可为高岭土、非耕作层土等多种载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