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6298.1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柏松;肖纳敏;李殿中;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快速 冷却 过程 界面 系数 方法 | ||
1.一种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如下:
1)在工件表面选取若干需要测试的位置点,并在这些选定的位置点上焊接热电偶,再将各个热电偶共同连接到一个温度采集模块中;
2)工件经由高温状态进行冷却时,热电偶将测试的工件表面点的温度变化信息传送到温度采集模块中;
3)冷却过程中,通过温度采集模块读取表面测试点的温度变化数据;
4)根据表面测试点的温度变化数据,利用热处理软件的界面换热系数校验功能,得到工件冷却过程的界面换热系数;
5)将由4)得到的界面换热系数用于模拟工件冷却过程的温度场变化,计算表面测试点的温度变化,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若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不符,则返回4)对界面换热系数进行校核,直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6)将由5)得到的界面换热系数用于模拟工件冷却过程的变形情况,并与实测变形结果进行对比,若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变形趋势差异较大,则返回4)对界面换热系数重新进行校核,直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变形趋势吻合良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工件表面焊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热电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工件表面的温度信息由温度采集模块采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高温状态是指加热到钢的奥氏体化状态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冷却采用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淬火;或者,采用冷速较慢的正火或退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不符,即温度变化曲线偏差较大,各个时刻温度偏差值的平均值大于10℃,偏差值的标准差大于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钢的快速冷却过程界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变形趋势差异较大,即变形量数值偏差过大,偏差值大于0.5mm;或者,变形趋势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2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