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插即用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6814.0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秋野;张化光;杨珺;何志强;郭靖;滕菲;马大中;刘振伟;赵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31/40;H02J3/38;H02N6/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插即用 发电 并网 系统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即插即用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检测装置,包括标准光伏电池、待测光伏电池、蓄电池、标准逆变器、待测逆变器及DSP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光伏电池接入电路、蓄电池接入电路、逆变器接入电路、负载选择器、光伏电池检测负载电路、逆变器检测静态负载电路、逆变器动态负载电路,其连接关系如下:电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标准光伏电池的输入端,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待测光伏电池的输入端,电源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接DSP处理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标准光伏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光伏电池接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待测光伏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光伏电池接入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光伏电池接入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接DSP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所述的光伏电池接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接入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蓄电池接入电路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DSP处理器的第三输入输出端,所述的蓄电池接入电路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入输出端,所述蓄电池接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逆变器接入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逆变器接入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接DSP处理器的第四输入输出端,所述的逆变器接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标准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的逆变器接入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待测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的标准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负载选择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待测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负载选择器的第二输入端,负载选择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DSP处理器的第五输入输出端,负载选择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光伏电池检测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选择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逆变器检测静态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选择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逆变器检测动态负载电路的输入端,DSP处理器的第六输入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插即用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结构如下:包括光路元件装置及测试装置,所述的光路元件装置包括聚光镜、反光镜及折光镜,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聚光镜、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力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光照模拟器和旋转支架,光源发出的光进入第一聚光镜的输入端,经第一聚光镜后,输出的光进入第二聚光镜的输入端,经第二聚光镜滤光后,输出的光进入第一反光镜的输入端,经第一反光镜反射后进入第一折光三棱镜的输入端,经第一折光三棱镜的输出端进入第二反光镜1-5的输入端,经第二反光镜的输出端进入第二折光三棱镜的输入端,经第二折光三棱镜的输出端进入第三折光三棱镜的输入端,经第三折光三棱镜的输出端进入第三反光镜的输入端,经第三反光镜的输出端进入第四反光镜的输入端,经第四反光镜的输出端进入第三聚光镜的输入端,经第三聚光镜的输出端的光照射在旋转支架上,所述的旋转支架上存放标准光伏电池及待测光伏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插即用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电池检测电路,结构如下:C相电压连接第一开关的一端、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一负载的一端和第三负载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和第三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负载的另一端、第二负载的一端、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五开关的一端相连,并连接B相电压,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负载的另一端、第三负载的另一端和第五开关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A相电压;
所述的第一负载、第二负载及第三负载结构相同,其结构如下:第一滑动变阻器的一端作为第一负载的一端,第一滑动变阻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一端和第三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八开关的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七开关的另一端、第八开关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第九开关的一端、第十开关的一端及第十一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第一负载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8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