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及其合金表面环保型无铬钝化液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7277.1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临超;华学兵;牛丽缓;林继兴;李勇;栾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2/44 | 分类号: | C23C22/4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合金 表面 环保 型无铬 钝化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铝及其合金表面环保型无铬钝化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铝是自然界储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由于铝及其合金具有比重小、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反光性强、易于成型加工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电子通讯、家电、建筑、汽车、水暖等领域。然而铝合金在潮湿、含工业气体、燃料气体等碱性介质和盐水中使用时极易发生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等形式的破坏。
为了防止铝及其合金被腐蚀,人们一般会对其表面进行处理,铬酸盐钝化处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铬酸盐钝化处理可显著提高铝及其合金表面的抗蚀能力,同时该钝化膜对涂层有良好的附着力,加之成本低廉,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铬酸盐钝化处理液含有对人体及环境极为有害的六价铬,不仅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染,而且钝化膜中的六价铬还将导致被处理产品在日后使用及废弃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六价铬的应用已逐渐受到严格限制。2003年2月13日,欧盟发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前者从2004年8月13日生效,主要内容是出口至欧盟的10大类共99种电子电气产品回收及处理费用将由生产商自己负担;后者则从2006年7月1日起生效,主要禁止向欧盟销售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产品,这一指令将涉及8大类共64种产品。
研究和开发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以替代铬酸盐钝化工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结合力好的铝及其合金表面环保型无铬钝化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铝及其合金表面环保型无铬钝化液的应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钼酸盐 3~50克/升; 氟硼酸盐 1~20克/升;
硝酸盐 1~15克/升; 硼酸0.1~10克/升;
酸性催化剂 其添加量根据调节溶液pH至2~6之间所需,进行添加;
其余为水。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设置是所述的钼酸盐5~20克/升、氟硼酸盐3~10克/升、硝酸盐4~10克/升、硼酸0.1~5克/升,酸性催化剂的添加量根据调节溶液pH至2.5~5.5之间所需,进行添加。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钼酸盐为钼酸钠、钼酸钾或其复配物。所述氟硼酸盐为氟硼酸钠、氟硼酸钾或其复配物。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铜、硝酸钙或其复配物。所述酸性催化剂为硝酸、硫酸、磷酸、醋酸或其复配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及其合金材质的工件经除油,除垢,活化并清洗干净;
(2)常温条件下,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铝及其合金材质工件放入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钝化液中进行钝化,时间为10~30分钟;
(3)钝化完成后取出清洗并晾干或烘干。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及其合金表面环保型无铬钝化液及其使用方法,提高了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该无铬酸钝化液钝化铝合金制品可以达到常用铬酸钝化液的钝化效果,并且具有铬酸钝化液无法比拟的有优点:
(1)无毒性。采用的原材料均为公认无毒害物质,避免了六价铬离子对环境污染及对工人身心健康的损害,改善了生产环境。
(2)处理时间较短,达到了高效的优点。
(3)在常温下即可发挥优良的钝化效果,且无沉渣产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优点。
(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该钝化液价格相对便宜,且可为使用者节约大笔用于污水处理的资金。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抛光后铝片500放大图;
铝片经装有1200目砂纸抛光机抛光后的效果图。
图2铝片钝化效果500倍放大图;
经过本发明的无铬钝化液处理后的钝化膜层效果图,膜层特征:无色、具有金属光泽、对人体没有危害性且与漆膜的结合力优良。
图3盐雾试验腐蚀200小时后500倍放大图;
经过200小时的5%氯化钠中性盐雾实验后,基材表面仅有1%露出底材,但未发生腐蚀现象。
图4 本发明应用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棉纤维原料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掺氮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