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心非圆齿轮—曲柄摇杆的剑杆织机引纬、打纬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7507.4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能;王英;雷昌毅;赵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D03D49/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齿轮 曲柄 摇杆 织机 打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剑杆织机引纬机构和打纬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偏心非圆齿轮—曲柄摇杆的剑杆织机引纬、打纬机构。
背景技术
引纬机构的作用是将剑杆织机主轴的匀速旋转运动转化为剑头的非匀速有规律性的直线往复移动。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剑杆织机引纬机构主要有: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该类型机构很容易满足引纬要求的运动规律,但是凸轮廓线加工精度要求相当高,如存在误差就产生冲击;变螺距螺旋传动引纬机构,该类型机构的变螺距螺旋副加工困难;平面六连杆送纬、四连杆接纬机构,可方便实现“接力”引纬,但其引纬运动规律设计灵活性不如共轭凸轮引纬机构;空间四连杆引纬机构,其引纬运动规律设计灵活性不如平面六连杆送纬、四连杆接纬机构。
打纬机构的作用是将织机主轴的匀速旋转运动转化为摇轴的非匀速摆动,要求筘座在后心位置要有停顿时间或“近似停顿”时间,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引纬动作。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织机打纬机构主要有: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该类型机构很容易满足打纬要求的运动规律,能实现240°左右的完全停顿时间,但是凸轮廓线加工精度要求相当高,如存在误差就产生冲击;四连杆打纬机构,如果允许5mm左右的打纬位移,能实现65°左右的“近似停顿”时间,性能比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差,主要用于非分离式筘座;六连杆打纬机构,如果允许5mm左右的打纬位移,能实现120°左右的“近似停顿”时间,其性能优于四连杆打纬机构,但比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差,另外该机构铰链点较多,累计误差大,因此加工精度要求比四连杆打纬机构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非圆齿轮—曲柄摇杆的剑杆织机引纬、打纬机构,这套机构能满足剑杆织机织造的引纬和打纬工艺要求,实现具有“等腰梯形”加速度的剑头非匀速直线往复运动规律和“接力”引纬要求;同时满足筘座在后心位置有220°左右的完全停顿时间,加工装配方便,容易保证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机经过同步带将动力传给从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固定在织机主
轴上,织机主轴支撑在左右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织机主轴左右两边各有一套引纬、打纬机构,两套引纬、打纬机构的结构参数一致;每套引纬、打纬机构中,织机主轴上分别固定有引纬偏心齿轮和打纬偏心齿轮;其中,左边一套引纬、打纬机构的结构如下:
引纬机构中:引纬偏心齿轮和共轭的引纬非圆齿轮相啮合,引纬非圆齿轮固定在第一轴上,第一轴支撑在左边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引纬曲柄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轴的外伸端上,引纬连杆的一端与引纬曲柄的另一端相铰接,引纬摇杆的一端与引纬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引纬摇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轴的外伸端上,第二轴支撑在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第一级主动圆柱扇形齿轮固定在第二轴上,与第一级从动圆柱齿轮啮合,第一级从动圆柱齿轮固定在第三轴上,第三轴支撑在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第二级主动圆柱齿轮固定在第三轴上,与第二级从动圆柱齿轮啮合,第二级从动圆柱齿轮固定在第四轴上,第四轴支撑在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主动圆锥齿轮固定在第四轴上,与从动圆锥齿轮啮合,从动圆锥齿轮固定在第五轴上,第五轴支撑在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剑轮固定在第五轴的外伸端上,剑轮上套有剑带,剑带的末端有引纬剑头;
打纬机构中:打纬偏心齿轮和共轭的打纬非圆齿轮相啮合,打纬非圆齿轮固定在第六轴上,第六轴支撑在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打纬曲柄的一端固定在第六轴的外伸端上,打纬连杆的一端与打纬曲柄的另一端相铰接,打纬摇杆的一端与打纬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打纬摇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七轴的外伸端上,第七轴支撑在引纬、打纬机构齿轮箱上;钢筘固定在第七轴的外伸端上。
所述引纬偏心齿轮和引纬非圆齿轮转动轴线组成的平面为水平面,引纬偏心齿轮的偏心率为0.05~0.15。
所述打纬偏心齿轮和打纬非圆齿轮转动轴线组成的平面为水平面线,且与引纬偏心齿轮和引纬非圆齿轮转动轴线组成的平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打纬偏心齿轮的偏心率为0.15~0.25。
所述钢筘处于前心位置的打纬时,左边引纬机构中的引纬偏心齿轮与左边引纬机构中的引纬非圆齿轮的啮合位置角比右边引纬机构中的引纬偏心齿轮与右边引纬机构中的引纬非圆齿轮的啮合位置角提前10~15°,通过初始啮合位置角不同来实现“接力引纬”。
所述钢筘处于前心位置的打纬时,打纬偏心齿轮的转动中心和打纬偏心齿轮的几何中心连线处于水平线的位置。
所述第七轴在织机主轴的正上方,两轴之间距离为135~1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大圆机自动插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长衬套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