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箱培育鱼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7519.7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泉;宣云峰;徐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箱 培育 鱼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箱培育鱼类的方法,属于动物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鲢是滤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主要摄食浮游植物,是我国淡水湖泊大水面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在我国淡水鱼养殖生产总量中占主导地位。传统养殖模式主要是先在池塘内养成1龄白鲢鱼种,再经过湖泊两年的养殖,成为商品鱼供应市场。按照传统每亩池塘白鲢鱼种产量1200斤左右,养成规格每尾50g左右,传统养殖模式培育的白鲢鱼种还需要养殖两年时间才能够到达商品规格。近年来养殖成本不断上涨,传统养殖白鲢鱼种模式的养殖效益非常低。传统养殖白鲢鱼种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箱培育鱼类的方法,以降低白鲢鱼种养殖成本,提高白鲢鱼种养成规格,缩短白鲢从鱼苗到商品上市的养殖周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网箱培育鱼类的方法,网箱的体积为60~80立方米,网箱网目为80±15目,将夏花期鱼种放养至网箱中,每个网箱内的鱼种放养量为8000~12000尾,投喂饲料时间为每天6~8时和15~17时,饲料的投喂量为网箱内的鱼种总重量的1%~3%。
优选的,夏花期鱼种在放养至网箱前投喂过粉状饲料并确定有80%以上的鱼适应粉状饲料。
更优地,饲料为次粉。在小麦制粉过程中,可以生产精粉、标准粉、次粉及小麦麸等不同档次的产品或副产品。次粉是面粉与麸皮之间的部分,是以小麦籽实为原料磨制各种面粉后获得的副产品之一。
进一步地,次粉在投喂前加水搅和,次粉和水按照1:3的比例搅和。
优选地,网箱的网片为无节网片。
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白鲢夏花在网箱中经过三个月的养殖,平均体重可达到250克以上。采用本技术培育的白鲢鱼种用于商品鱼养殖,再经过1年湖泊的养殖便可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缩短了白鲢从苗种到商品上市的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网箱培育鱼类的方法,所用的网箱的体积为60~80立方米,本实施例中,网箱的规格为6m×6m×2m。使用时,网箱的上边缘高出水面40cm。网箱的网片为网目为80±15目的无节网片,优选为80目。
夏花期鱼种在放养至网箱前投喂过粉状饲料并确定有80%以上的鱼适应粉状饲料,将夏花期鱼种放养至网箱中,每个网箱内的鱼种放养量为8000~12000尾,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条件调整。
投喂饲料时间为每天6~8时和15~17时,本实施例中的投喂时间为7时和16时,具体情况可以调整。饲料为次粉,在投喂前加水搅和,以能够泼洒投喂为宜,次粉和水按照1:3的比例搅和。
饲料投喂量许根据网箱内白鲢生长情况和摄食情况进行调整,饲料的投喂量为网箱内的鱼种总重量的1%~3%。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