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7558.7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聂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0 | 分类号: | E04B2/80;E06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户 预留 木结构 建筑 外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墙,尤其涉及一种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舒适要求程度也与日俱增,因此木结构房屋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木结构房屋大致有以下的优势:1、环保性好。这一点勿庸置疑,木结构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大多是自然生态的产品,合成材料也基本上是物理加工而成,化工产品使用量相对砖混建筑很少。时间一长,住在里面满屋木材清新气息,很是怡人。2、节能性好,降低能耗,节约使用成本。普通构造的木结构墙体比砖墙外保温体系的传热系数要低的多(即热阻值要高的多),具体到数值上就是至少比国家现行的节能65%的墙体保温体系的传热系数还要低30%以上,如果增强构造措施就更多了。另外由于其构造特点,所有的悬挑构件和外墙突出部分以及门窗结合部均不会产生冷桥,而砖混房屋在这些部位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冷桥,造成房屋大量能源损失。3、节约空间,增加使用面积。木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墙体厚度均在120-150mm,相对于砖混结构240-370mm的承重墙厚度,大大增加了室内使用空间和面积。以上三点,是可以在房屋销售中作为卖点大肆宣扬的。4、结构抗震性能好。木结构所用木材为弹性材料,靠钉子和连接件组成空间整体结构,既坚固又有柔性,相对于刚性结构的砖混房屋抗震性能要好的多。5、建设周期短,有利于快速交房入住。(这一点在下面有专门论述)。6、施工现场清爽整洁,客户参观印象良好。7、建筑外观效果与北美房屋可以达到完全一致。
但是,现有的木结构建筑的窗户安装往往是在外墙已经兼具雏形的前提下重新开设窗口位置,这样就会对已完成的结构部分造成影响。同时,由于窗户的类型多变,为了适应安装往往需要对窗口位置进行反复调整,安装过程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包括有外墙框体,其中:所述外墙框体内部上端设置有窗户顶部定位板块,所述外墙框体内部下端设置有窗户底部定位板块,所述窗户顶部定位板块与有窗户底部定位板块之间构成窗户预留口,所述的窗户顶部定位板块与窗户底部定位板块上均设置有安装调整条。
进一步地,上述的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其中:所述的外墙框体内部上端与窗户顶部定位板块之间设置有垫板。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其中:所述的窗户顶部定位板块至少有三块板材并列拼接组成。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其中:所述的外墙框体外分布有木皮贴层。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其中:所述的外墙框体内设置有支撑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在木结构建筑用外墙的构建过程中可以直接形成窗户预留口,无需为后续安装窗户而重新开设开口,一体成型。并且,依托于安装调整条的存在,能够满足窗户安装过程中的调整需要,不会出现意外的变形。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窗户预留式木结构建筑用外墙,包括有外墙框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外墙框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窗户顶部定位板块2。与之对应的是,外墙框体1内部下端设置有窗户底部定位板块3。由此,让窗户顶部定位板块2与有窗户底部定位板块3之间构成窗户预留口。同时,考虑到后续安装的窗户大小和规格可能有一定的差异,为了介绍工序,对窗户预留口实现较佳的调整,在窗户顶部定位板块2与窗户底部定位板块3上均设置有安装调整条4。
就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外墙框体1内部上端与窗户顶部定位板块2之间设置有垫板5。这样,在后续安装窗户的时候不至于将力道传递到整个外墙框体1上,不影响之前细微调整的整体墙面结构。
进一步来看,考虑到窗户顶部定位板块2的承载能力,能够对后续安装的窗户进行一定的位移限制,本发明采用的窗户顶部定位板块2至少有三块板材并列拼接组成。
当然,考虑到整体墙面的美观程度,在外墙框体1外分布有木皮贴层6。同时,从整体的建筑牢固程度来看,在外墙框体1内设置有支撑杆7。由此,依托于支撑杆7的存在能够有效提供墙体所需要的支撑力度。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在木结构建筑用外墙的构建过程中可以直接形成窗户预留口,无需为后续安装窗户而重新开设开口,一体成型。并且,依托于安装调整条的存在,能够满足窗户安装过程中的调整需要,不会出现意外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未经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