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D-SCDMA中同步定时异常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8105.6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义;柳斯白;杨小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d scdma 同步 定时 异常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TD-SCDMA中同步定时异常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TD-SCDMA系统是个严格的同步网络系统,要求无线空口严格按照帧定时同步,要求各Node B基站之间必须同步。当一个或多个基站出现同步故障时,失步基站和同频相邻基站及终端之间会产生持续性的同频干扰,可能会导致一片区域的ISCP干扰异常,当基站失步到一定程度时,则会严重影响正常业务,甚至导致局部网络瘫痪。
目前Node B主要以GPS以及RGPS、北斗、1588V2、1pps+TOD等时钟同步参考源作为Node B间定时同步的参考基准,并利用Node B内部的BBU同步模块进行同步。
目前的基站同步定时异常检测和告警分为2级。第1级,现有时钟参考源(如GPS)的同步故障告警,由参考源提供,经过Node B内部的BBU同步模块进行上报。第2级,BBU同步模块对同步时钟信号的准确性进行检测和告警(如同步时钟信号大频偏、大抖动、大跳变等),检测到同步异常则上报告警。然后维护人员根据告警信息及时排除同步故障。
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于,当参考同步时钟源或BBU模块发生故障时,有时会检测出故障产生告警,有时则不能检测出故障没有产生告警。当前2级的同步异常检测失效时,无法及时发现Node B的同步故障,则会在同频基站间造成干扰,严重影响到TD-SCDMA系统的正常业务,甚至导致局部网络瘫痪。如下图所示,当Node B同步定时异常时,NodeB 0相对于Node B1同步提前,则2个Node B之间便会互相产生上行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SCDMA中同步定时异常的检测方法,能够在当前2级的同步异常检测失效时,仍能有效检测出同步定时的异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TD-SCDMA中同步定时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
提取待检测NodeB一个子帧的完整接收数据,根据提取的所述接收数据确定DwPTS的粗略位置;
将从确定的DwPTS粗略位置开始的所述接收数据中的连续128比特构成接收信号序列,从所述接收信号序列中检测可靠下行同步(SYNC_DL)码,并确定可靠SYNC_DL码的精确位置;
在检测到的可靠SYNC_DL码中,将相关检测功率大于预设功率门限的SYNC_DL码作为有效SYNC_DL码;
将相关检测功率最大的Nmaxpow个有效SYNC_DL码的精确位置,与本NodeB的DwPTS位置进行比较,若所述Nmaxpow个有效SYNC_DL码与本NodeB DwPTS的位置差均超出预设范围,则确定本NodeB的同步异常;其中,Nmaxpow为预设的正整数。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输出有效SYNC_DL码的个数、各个有效SYNC_DL码的ID、相关检测功率以及有效SYNC_DL码相对于本NodeBDwPTS的偏移位置。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若所述Nmaxpow个有效SYNC_DL码中,存在多于Nreliable个有效SYNC_DL码与NodeB DwPTS的位置差均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本NodeB定时同步正常;其中,Nreliable为预设的正整数,且Nreliable≤Nmaxpow。
较佳地,所述根据提取的所述接收数据确定DwPTS的粗略位置为:根据提取的所述接收数据,利用特征窗搜索法确定DwPTS的粗略位置。
较佳地,所述从接收信号序列中检测可靠SYNC_DL码并确定可靠SYNC_DL码的精确位置包括:
将所述接收信号序列与32种SYNC_DL码序列分别进行相关计算,分别得到所述接收信号序列与32个SYNC_DL码的相关值功率谱序列的峰值Pmax(n)和峰值位置kmax(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