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需要前模抽芯的模具的浇口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98467.5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刘瑞平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需要 前模抽芯 模具 浇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需要前模抽芯的模具的浇口套结构。
背景技术
在设计需要前模抽芯的模具结构中,浇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是整个模具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前模在上固定板和A板之间需要有一次分型动作,浇注系统正好处于上固定板和A板之间.两块板在分型过程中相对在浇口套的配合位置有一个结合与分离的动作.为了确保模具在分型动作过程中与浇口套的分离与结合可靠,现有技术中的浇口套为下部收口结构,在正常量产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模具的稳定生产,但当浇口套处有碰伤或有杂物进入,就会造成模具浇口套处严重漏料,从而容易造成模具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需要前模抽芯的模具的浇口套结构,其在防止浇口套碰伤的同时,使得杂物不会进入浇口套,进而浇口套不会漏料,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需要前模抽芯的模具的浇口套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上固定板、A板、前模仁、后模仁、浇口套,所述浇口套的上端紧固于所述上固定板,所述浇口套的下端贯穿所述A板后通过流道连通所述前模仁、后模仁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套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浇口套深入所述前模仁的外圆面开有螺旋式油槽。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后,由于浇口套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故浇口套下端与前模仁流道封胶的配合位置为直身结构,且在浇口套与前模仁配合封胶的位置部分的表面加工螺旋状的油槽,防止浇口套与前模仁孔之间的磨损,浇口套与前模仁是采用直身的滑动配合后,上固定板和A板分型时浇口套和前模仁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解决杂物进入的风险,其在防止浇口套碰伤的同时,使得杂物不会进入浇口套,进而浇口套不会漏料,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其包括上固定板1、A板2、前模仁3、后模仁4、浇口套5,浇口套5的上端紧固于上固定板1,浇口套5的下端贯穿A板后通过流道连通前模仁3、后模仁4的型腔5,浇口套5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浇口套5深入前模仁3的外圆面开有螺旋式油槽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