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8838.X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琼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集散 控制系统 同步器 自动控制 装置 | ||
1.一种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第一继电器到第六继电器,与汽动给水泵同步器中的调速电机对应连接,根据集散控制系统提供的增减负荷的指令信号,对所述调速电机的工作线圈(Q1)上交流电源的施加,以及控制线圈(Q2)上火线与零线的切换进行控制;
在对调速电机进行减负荷的操作时,使所述工作线圈(Q1)第一端的端口(A63),通过闭合的第一继电器与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工作线圈(Q1)第二端的端口(N61)与电源零线连接;
此时,所述控制线圈(Q2)第一端的端口(A65),通过闭合的第二继电器和第一继电器,与电源火线连接;所述控制线圈(Q2)第二端的端口(A67),通过闭合的第三继电器与电源零线连接,实现减负荷;
在对调速电机进行增负荷的操作时,使所述工作线圈(Q1)第一端的端口(A63),通过闭合的第四继电器与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工作线圈(Q1)第二端的端口(N61),与交流电源的电源零线连接;
此时,所述控制线圈(Q2)第一端的端口(A65),通过闭合的第六继电器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控制线圈(Q2)第二端的端口(A67),通过闭合的第五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与电源火线连接,实现增负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控制系统提供了三副信号(CHDOBY16、CHDOBY17 、CHDOBY18)作为一组减负荷指令;所述减负荷指令的三副信号同时启动或关闭,并对应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继电器同时闭合或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控制系统提供了三副信号(CHDOBY19、CHDOBY20 、CHDOBY21)作为一组增负荷指令;所述增负荷指令的三副信号同时启动或关闭,并对应控制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继电器同时闭合或断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负荷指令的三副信号的启动或关闭,由所述集散控制系统设置的减负荷按钮来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负荷指令的三副信号的启动或关闭,由所述集散控制系统设置的增负荷按钮来控制。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负荷指令与所述增负荷指令互为闭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负荷指令和所述增负荷指令的若干信号,是由给泵除氧系统原有的集散控制系统中备用的继电器开关量输出模块提供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同步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器调速电机中所述工作线圈(Q1)和控制线圈(Q2),其各自通过对应的若干继电器与交流电源的火线及零线连接的接线,是在汽动给水泵现场设置的接线箱中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8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KML文件的版权保护方法
- 下一篇:PCCP成品管安装拉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