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蓄电池板栅压铸机铅泵活塞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9107.7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汪群华;印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马知非 |
地址: | 21424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压铸机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压铸机铅泵,尤其是铅泵上所用的活塞头。
背景技术
在进行铅酸蓄电池板栅的压力铸造时,首先将铅块投入到铅锅中熔融,然后再由设置在铅锅中的铅泵将铅液压入到模具中进行铸造。
铅泵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1和设置在泵体泵腔中的活塞头2,活塞头2与外部驱动杆3相连,并由其驱动在泵腔中移动。工作时,铅液由孔4流入泵腔,活塞头2下行将铅液由孔5压出,然后上行,待铅液进入泵腔后再次将其压出,如此循环。
为了密封,活塞头2与泵腔相配合的外表面上还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道密封圈6,该若干道密封圈6一一安装在活塞头上的安装槽7中。但由于铅液的特性及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活塞头2与泵腔侧壁之间仍然经常因密封不严密而导致漏液,并由此降低了压铸压力,增加了产品的不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铅泵活塞头,使用该活塞头,可有效提高活塞头与泵腔侧壁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铅泵的压铸压力,提高板栅的压铸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板栅压铸机铅泵活塞头,该活塞头的下端面为铅液顶推面,活塞头与铅泵泵腔相配合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道密封圈,该若干道密封圈一一安装在活塞头上的安装槽中,活塞头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与至少其中之一安装槽相连通的压力调节孔,通过该压力调节孔将压力引入并施加到相应安装槽中的密封圈上,使该密封圈保持与安装槽侧壁和泵腔的良好密封。
进一步,与所述压力调节孔相连的所述安装槽通过其槽底与压力调节孔相连通。
进一步,与所述压力调节孔相连的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个与压力调节孔相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活塞头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压力调节孔,该若干个压力调节孔共同与至少其中之一安装槽相连通,并且各压力调节孔在该安装槽相连通的开口周向均布在该安装槽的槽底上。
进一步,所述压力调节孔由沿所述活塞头轴向延伸的垂直调节孔和沿活塞头径向延伸的水平调节孔相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活塞头由碳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由球墨铸铁制成。
进一步,所述活塞头上端设置有与外部驱动杆相连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侧壁上还设置有紧定螺钉孔。
本发明活塞头通过将压力引入到密封圈安装槽中后,当活塞头下压时,泵腔内的铅液由压力调节孔进入到密封槽,将密封圈向外顶推,使之与泵腔接合的更加紧密,使压铸压力得到保证;而当活塞头向上行时,压力调节孔中的压力降低,铅液不再对密封圈施加顶推力,又能够减小密封圈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铅酸蓄电池板栅压铸机铅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铅泵活塞头剖视图;
图3为图2中铅泵活塞头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2—4所示,本发明铅酸蓄电池板栅压铸机铅泵活塞头整体为圆柱体形状,由中碳钢制成。活塞头2上端通过螺纹孔4与外部驱动杆相连,其下端面为铅液顶推面。活塞头2与铅泵泵腔相配合的外表面上,沿活塞头轴向设置有三道由球墨铸铁制成的密封圈6,三道密封圈6一一配装在活塞头2外表面上设置的安装槽7中,活塞头2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上端螺纹连接孔8相配的紧定螺钉孔9。活塞头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4个压力调节孔10,该压力调节孔10由沿活塞头轴向延伸的垂直调节孔和沿活塞头径向延伸的水平调节孔相接而成,四个压力调节孔10分别通过其水平调节孔与活塞头2上位于下部的两个安装槽7相连通,水平调节孔的开口设置在两安装槽7的槽底上,并且同一安装槽上的4个压力调节孔的开口沿活塞头周向均布。
使用时,当活塞头2下压时,由于压力作用,铅液将会由四个压力调节孔10被压到安装槽7的槽底,进而将密封圈6向外撑开,使密封圈6和铅泵的泵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当活塞头2上提时,密封圈6不再受到压力作用,不再与泵腔紧密接触,因而与泵腔之间的摩擦很小,减小了密封圈6的磨损,而且使活塞头2上提的阻力减小,提高生产效率。
压力调节孔10的作用是将压力引入到密封圈6的径向里侧,因此,压力调节孔10的开口最好设置在安装槽7的槽底上,并且,最好沿活塞头周向设置多个开口,以便将压力均匀分布到密封圈周向全长上。
当在安装槽7上设置多个开口时,可以为每个开口配置一个独立的压力调节孔,也可以利用与开口数量相同的多个水平调节孔将开口与一个垂直调节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