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排列中链式采集节点地址的动态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9501.0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段发阶;蒋佳佳;陈劲;何智刚;常宗杰;张超;华香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2 | 分类号: | G01V1/22;G01V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排列 链式 采集 节点 地址 动态分配 方法 | ||
1.一种地震排列中链式采集节点地址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行命令通路和上行数据通路实现全双工的通信方式,具体通信步骤如下:使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向数据预处理模块发送地址设置命令;数据预处理模块对地址设置命令进行解析后,按照地址设置流程,采用广播的方式向各个采集节点传输两次地址设置开始命令;各个采集节点一方面通过下行通路接收命令并对其进行解码,另一方面,通过上行通路接收下一级采集节点上传的用于进行地址设置的数据,各个采集节点接收到地址设置命令后,以流水线的方式向上一级采集节点转发地址增长标志,与此同时,每接收到一次地址增长标志就将自身的地址增1;前述的地址设置过程重复两次,并比较这两次地址设置过程中地址设置结果的一致性,若地址设置结果一致,则表明地址设置成功,不一致,则重新地址的设置过程,直至地址设置成功为止;最后,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地址设置成功的信息和采集节点的数量传输至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采用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接口模块、命令译码模块、地址设置命令分流模块、定时器、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组成,当命令译码模块经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接口模块接收到地址设置命令时,地址设置命令分流模块启动定时时间为Tc的定时器,并同时向所有采集节点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开始第一次地址设置的命令;当定时时间Tc第一次定时到时,地址设置命令分流模块重新启动定时器,并同时向所有采集节点发送开始第二次地址设置的命令;当定时时间Tc第二次定时到达且地址设置成功时,地址设置命令分流模块一方面以广播的方式向所有采集节点发送命令Save_address,通知各个采集节点保存自身地址,另一方面将地址设置成功的相关信息及地震探测排列系统中采集节点的总数量n反馈到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中,所述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一方面接收从采集节点传来的地址增长标志,另一方面实现后续地震数据的接收与转发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采集节点采用命令译码、地址设置与存储控制、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两个定时器、两个地址缓存、地址对比模块、EEPROM存储器组成,第i个采集节点中的命令译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解码,当解码结果为地址开始设置命令时,启动地址设置与存储控制模块进行地址设置;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一方面接收下一级采集节点i-1上传的地址增长标志,另一方面将地址增长标志转发至上一级采集节点i+1;地址设置与存储控制模块用于地址的设置与存储、两个定时器的复位与启动;第一个地址缓存用于存储第一次设置完成的节点地址;第二个地址缓存用于存储第二次设置完成的节点地址;地址对比模块一方面比较两个地址缓存中地址的一致性,并将正确的地址存储到存储器EEPROM中;另一方面将地址设置是否成功的相关信息通过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反馈到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采集节点i,i=1,2,…,n,中设置有一个定时器定时时间为Tc,采集节点i每次接收到地址增长标志时,将该定时器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时;当定时时间Tc第一次定时到时,地址对比模块将第一个地址缓存中的地址值读入到地址对比模块中;当该定时器定时时间Tc第二次定时到时,地址对比模块先将第二个地址缓存中的地址值读入到地址对比模块中,然后比较两个地址缓存器中的地址是否相等;若地址不相等,则地址对比模块启动定时时长为2Tc的另一个定时器,当另一个定时器定时时间到时,地址对比模块通过信号线控制数据接收与转发模块向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传送表明地址设置错误的状态信息;当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接收到地址设置错误的状态信息后,将重新启动系统的地址设置过程,即发送地址设置命令;若所有采集节点中前后两次的地址设置结果相等,则表明采集节点的地址设置成功,待数据预处理模块中定时器第二次定时到时,地址设置命令分流模块一方面以广播的方式向所有采集节点发送地址保存命令,通知各个采集节点将自身地址保存在存储器EEPROM中;另一方面将地址设置成功的相关信息及地震探测排列系统中采集节点的总数量n反馈到系统控制与处理中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5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