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微孔聚烯烃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9691.6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9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姜贵权;李章源;郑仁和;李荣根;金容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SK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良好 机械性能 热稳定性 微孔 烯烃 | ||
1.一种微孔聚烯烃膜,所述微孔聚烯烃膜的重均分子量为2×105~4.5×105,膜厚为5μm~40μm,孔隙率为30%~60%,渗透率为2.0×10-5达西~8.0×10-5达西,由泡点法测定的最大孔径为至多0.1μm,室温时穿刺强度为0.20N/μm以上,120℃时穿刺强度为0.05N/μm以上,以2mN/μm的经厚度归一化的外力进行热机械分析时的横向最大收缩率为至多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聚烯烃膜,所述微孔聚烯烃膜在120℃保持1小时后具有的横向收缩率和纵向收缩率为至多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聚烯烃膜,所述微孔聚烯烃膜的以半干法测定的平均孔径为0.02μm~0.06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聚烯烃膜,以1.5mN/μm的经厚度归一化的外力进行热机械分析时,所述微孔聚烯烃膜的横向最大收缩率为至多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聚烯烃膜,以1.3mN/μm的经厚度归一化的外力进行热机械分析时,所述微孔聚烯烃膜的横向最大收缩率为至多0%。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孔聚烯烃膜,所述微孔聚烯烃膜在室温时的穿刺强度为0.24N/μm以上。
7.一种用于制备微孔聚烯烃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挤出机中将20重量%~55重量%的聚烯烃(成分I)和80重量%~45重量%的在160℃~280℃时能够发生与所述聚烯烃液-液相分离的稀释剂(成分II)的混合物在等于或高于所述液-液相分离的温度熔融、混合并挤出,从而形成热力学单一相;
(b)使得到的熔融物通过控制在液-液相分离温度范围内的区域从而进行液-液相分离;
(c)挤出步骤(b)制备的熔融物以获得片材,并纵向拉伸熔融物,以使加工后所述片材的宽度比从模具中出来的熔融物的宽度窄10%~25%;
(d)经由包括辊型或拉幅机型的分步或同步拉伸,所述片材分别在纵向拉伸6~10倍,在横向拉伸4~7倍,纵向拉伸比与横向拉伸比的比例为1.3~2.3,且总拉伸比为25~60倍;
(e)在从经拉伸的膜中提取稀释剂的同时施加恒定张力,以将纵向拉伸增大0~5%,且在横向上引发8%~15%的收缩率,并干燥膜;
(f)通过除去残余应力而使所述干燥的膜热定型,从而降低所述膜的收缩率,其中在第一阶段,所述膜在横向上拉伸20%~50%,在第二阶段,所述经拉伸的膜的宽度收缩1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能源,未经SK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6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式工作台
- 下一篇:通过施加磁场而分布腔中的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