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气腹针制造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气腹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0154.9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振权;勾成俊;颜志坦;黄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微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性气 制造 方法 实施 气腹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气腹针制造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气腹针。
背景技术
目前,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日渐普及。据报道在妇科手术中,90%均可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人工气腹是腹腔镜手术普遍采用的一个步骤。因制造气腹的穿刺为“盲插”方式,腹膜后大血管和腹壁的血管,即使是动脉也为隐蔽而无法直视或触及,一旦发生损伤往往引起致命的大出血;另外,穿刺部位相对应的盆腹腔内脏器官损伤的风险也很大。现有的气腹针在穿刺过程中无法判断穿刺是否到位,仅凭操作者的手感。在穿刺进腹腔后,因针芯弹力小,没有保护装置,也容易导致穿刺针损伤内脏器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工序简单,易于实现且效率高的一次性气腹针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在穿刺过程中提供声光警示、并能在穿刺入腹腔后启动保护机构,避免穿刺针损伤内脏器官的一次性气腹针。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气腹针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一设有控制阀的手柄;
(2)设置一针芯;
(3)设置一穿刺针;
(4)设置一保护装置;
(5)设置一声光警示装置;
(6)将所述穿刺针固定在手柄上,将所述针芯活动插入该穿刺针内,且使该针芯的首端略伸出所述穿刺针的针尖,使该针芯的尾端伸入所述手柄内并与所述控制阀相连,对应所述针芯的尾端位置将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手柄内,且该保护装置能控制该针芯在穿刺针内的伸缩动作,将所述声光警示装置设置在手柄上,并能随所述针芯的伸缩动作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动作。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设置一控制阀、一连接体、一座体及一与该座体相扣合的盖体;
(1.2)将连接体固定在所述盖体上,并在近所述盖体的一端上设有一空腔;
(1.3)将所述控制阀垂直设置在该连接体上,并使该控制阀与所述空腔相连通,制得设有控制阀的手柄;
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预备一两端封闭的不锈钢管体,对该不锈钢管体的首端进行加工,使其的端面呈半球状凸起形成一保护部,并在该保护部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缺口,制得针芯;
(2.2)将针芯的尾端插入所述连接体的空腔内,并对应于所述盖体上设有一供该针芯伸入所述座体内的开口;
(2.3)在针芯的尾部设有一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第二缺口;
(2.4)于盖体与连接体之间设有一密封垫,该密封垫对应所述针芯的位置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针芯过盈配合。
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预备一按钮、一塑胶定位件、一第一弹簧及一第二弹簧;
(4.2)在所述按钮的中部设有一在其被按下时能与所述盖体的开口相对应的通槽,该通槽的底部形成一在所述针芯伸入其内时能抵触在该针芯上的弧面抵触部;
(4.3)在所述盖体上设有一凸肋,并对应于所述通槽的顶部设有一在按钮被按下时能卡勾在该凸肋上,且在针芯伸入该通槽内时能与该凸肋相分离的勾脚;
(4.4)对应所述第二缺口近所述针尖一侧的位置将所述塑胶定位件固定在针芯上;
(4.5)将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针芯的尾部,且使该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在塑胶定位件上,另一端抵触在密封垫上;
(4.6)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按钮的底部。
所述的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1)设置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一金属弹片及一金属接触片,将该金属接触片固定在所述按钮上,对应所述金属接触片的位置将所述金属弹片固定在盖体上,且使该金属弹片的中部向所述金属接触片一侧凸起形成一在所述弧面抵触部抵触在针芯上时能与该金属接触片电连接的接触部;
(5.2)设置电路板、警示蜂鸣器和警示LED灯;
(5.3)将警示蜂鸣器和警示LED灯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使该警示蜂鸣器、警示LED灯分别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微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微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移动式应急指挥系统
- 下一篇:玻璃瓶理瓶机